1、我需要Vision
當雷軍剛做小米的時候,有一天晚上他跟我打了一通長達12小時的電話,當我們結束完通話之后,我就很快地做出一個決定——支持雷軍,因為我覺得他10年前就一直在思考與捕捉移動互聯網的機遇。
事后我就開玩笑地和雷軍說:“我一直在等著你什么時候給我打這個電話,我晚上睡不著覺了,現在你終于給了我這個機會了。”
其實所有趨勢性的大機遇都和時機有關系,你做的太早不行,因為這浪還沒有真正起來,做的太晚了也不行,就像我們今天再去談電商,馬云已經是2000多億市值的公司了,你現在再談這件事就已經太晚了。所以捕捉正確的時機真的是極其關鍵。
什么叫精益創業,我覺得有幾個特征:就是你找的人都是自驅動的人,*好的管理是不用管理,因為他比你還打了雞血要讓這件事情成功。小公司找團隊不要找需要被管理的人,要找有自驅動力,他被你的Vision所感化,他自愿加入。
所以有時候團隊成員越少越好,有的可能10個人就夠了。如果你自信找來的個個都是特種部隊,那整個團隊的戰斗力是極強的。我比較反對創業公司找一幫需要花時間培養的人。
因為對于小公司而言,從頭培養是太奢侈了,而且因為有很多人,所以你需要花大量的時間去管理,這樣整個團隊的效率就降低了,這對于初創公司是一個很大的弊端。
3、初創公司如何從0到1
講完了找人,我再分享下自己對初創公司從0到1的一些思考。
第一,從0到1需要不斷試錯,但必須單點突破。
互聯網有一句話叫世界是平的,這個意思中其實隱含著一個道理:一個極小的單點,稍微往下按一點點,這個壓強的小洞旁邊的東西全部都聚過來。壓強越強,往這邊聚過來的速度就越快越多。
對于創業而言,它的借鑒意義就表現在,你需要找到自己核心的位置,然后不斷地使自己的交易成本降低。
文章網絡轉載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