錘頭的材質因素
錘頭的材質是重要的影響因素,高速旋轉的錘頭與熟料不斷地撞擊、擠壓,由于熟料的硬度高,易于侵入錘頭材料內部,在相對運動中,產生劃痕、犁溝、鑿削或剝落,從而使錘頭磨損失效。一般認為,錘頭的硬度愈高愈耐磨。筆者認為:在同等韌性條件下,硬度愈高愈耐磨;在同等硬度條件下,韌性愈高愈耐磨,即在高硬度的條件下有較高韌性的配合,錘頭才耐磨。
分析,當錘頭的硬度低于或相當于熟料的硬度時,熟料易于侵入錘頭材料內部,產生較深的犁溝、鑿削,磨損速度就很快。當錘頭的硬度遠遠大于熟料的硬度時,一般只在錘頭表面產生劃痕,磨損速度必然減慢。如果錘頭材質的韌性不足,基體組織不足以支撐和保護硬質碳化物相,則會在熟料的高速沖擊下,產生鑿削剝落或疲勞剝落,磨損速度也會加快。更重要的是,韌性不足,錘頭使用可靠性差,易斷裂。因此,要提高錘頭的耐磨性就要提高錘頭材質的硬度,同時盡可能地提高其韌性。
4.錘頭
金屬破碎機一副高錳鋼錘頭可使用6~12個月,原因就是破碎機轉速較慢,錘頭磨損很小,但破碎后的粒度很不理想。
所以,把磨機的粗磨倉當作細碎機使用不合理,但把細碎機當作粉磨設備使用也不合理。應綜合考慮磨機的工藝條件、破碎機的運轉率、易損件的更換周期和維修費用,選擇適當的錘頭線速度。
熟料的影響因素
熟料的性質也影響錘頭的使用壽命。窯外分解窯的熟料比干法中空窯的熟料易碎。立窯熟料差異較大,有時比回轉窯料還難破碎。礦渣均為小顆粒,按說不需破碎即可通過篦縫漏出,但在山西某廠的使用卻發現,摻45%礦渣的混合料反而比摻15%礦渣的混合料對錘頭磨損更大,這有待于進一步試驗與探討。
熟料的溫度對錘頭的磨損有一定的影響。如果錘頭材質的耐紅熱性好,如超高合金鑄鐵在500℃左右可保持硬度韌性基本不變,其耐磨性就不受溫度的影響。有些材質在300℃以上硬度明顯下降,則錘頭的磨損將隨溫度的升高而急劇加快。
喂料的均勻性也很重要。如果喂料量忽大忽小,時常超量進料,則會導致機內積料,增加錘頭對物料的硬擠壓,錘頭的磨損也會加大。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