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少聰點評:人民幣兌美元中間價今天報6.5784元,為2011年2月以來*低。上周五中間價報6.5490元,16:30收盤價報6.5597元,23:30夜盤收報6.5650元。上周三,人民幣中間價下調225點至6.5693元,創逾5年低位。
人民幣兌美元中間價報6.5784元;上周五中間價報6.5490元,16:30收盤價報6.5597元,23:30夜盤收報6.5650元。
人民幣中間價上周三還在五年低位徘徊,今天就跳水到六年多低位了。
人民幣兌美元中間價今天報6.5784元,為2011年2月以來*低。上周五中間價報6.5490元,16:30收盤價報6.5597元,23:30夜盤收報6.5650元。上周三,人民幣中間價下調225點至6.5693元,創逾5年低位。
近期美聯儲加息預期升溫,美元指數攀升至兩個月高點。相應地,5月至今人民幣對美元即期匯率和中間價回吐了2月中以來的漲幅。對此,中金公司研究部今天評論稱,近期人民幣在穩定的前提下增加了(波動)彈性。目前運行呈現以下若干新特征:
► 中間價形成機制非常透明。央行已經明確人民幣中間價遵循“收盤匯率+一籃子貨幣匯率變化”的形成機制。在新框架下,實際中間價對機制定價的任何偏離都會引起市場注意,連續的同向偏離會顯示央行引導匯率走向的意圖。
► 人民幣指數的不對稱調整。2月中以來的經驗表明:當美元走強時,央行大體按機制定價下調中間價,以保持人民幣指數相對穩定;當美元走弱時,央行順勢上調中間價,但上調幅度往往小于機制定價的要求。這一不對稱操作導致,年初至今人民幣CFETS指數累計貶值3.70%。
► 增加彈性以總體穩定為前提。在新框架下,人民幣對美元呈現更多雙向波動,對一籃子貨幣也在央行因勢利導下小幅走弱。但這些調整是建立在總體穩定的基礎上的:
• 穩定國內預期。在國內經濟、政策波動加大,外匯市場尚不健全的情況下,匯率波動是不確定性的重要來源,而非抵御外部沖擊的緩沖機制;匯率政策目前不是周期調節的有效工具。因此,央行影響中間價而造成對機制定價的偏離是有限的,匯率變動很大程度上以中美利差所隱含的調整幅度為限。
• 穩定國際預期。在世界經濟復蘇依然脆弱的背景下,主要經濟體已達成避免競爭性貶值、就外匯市場進行密切討論溝通的共識。中國是今年G20峰會的輪值主席國,人民幣加入SDR籃子也將于10月正式生效。在此多邊框架下,中國不會率先進行大幅貶值以進一步擠壓全球需求。
中金預期,在第二和三季度,人民幣匯率雙向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