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科斯基采用尾槳平衡主槳扭矩的方法,設計制造了世界​‌‌公認的第一架實用直升機VS-300,被稱為航空界的“直升機之父”。這種單旋翼帶尾槳的結構布局仍被當今95%的直升機所采用。 西科斯基于1889年5月生于俄國基輔,從小沉迷于航空,12歲那年就制作了一架橡皮筋作動力的旋翼機模型,顯示出富于創造的天賦。高中畢業學陜西西安學直升機駕照,1909年,20歲的西科斯基開始正式研制直 升機。當時人類的飛行還處在蹣跚學步的時代,航空界的先驅都在熱衷于研制固定翼飛機,對西科斯基“拔地而起”的設想普遍持懷疑態度,認為直升機根本不可能成功。大專畢業學陜西西安學直升機駕照,初生牛犢不怕虎,西科斯基很快制造出了他的第一架直升機,可惜一連6次試飛都不成功。第二年,他又制造了第二架直升機,大學本科畢業學陜西西安學直升機駕照,但還是飛不起來。經過多次失敗后,西科斯基不得已暫時中斷了研究計劃,陜西西安學直升機駕照要什么條件呢,把精力轉向固定翼飛機。1937年,他再次把主要精力投向直升機。當人們問起他為什么重新拾起當初放棄的項目時,他說因為30年前發動機的功率不足20千瓦,功率太小,現在有了動力保障,肯定能成功。不過,說起來容易做起來難。西科斯基一直是自己設計,自己試飛。多少次,直升機傾覆了,他從地上爬起來再干;多少次,陷入資金匱乏的困境,他也不退縮半步。低空開放,高中畢業學陜西西安學直升機駕照,經過3年的反復試驗,西科斯基解決了直升機研制中的關鍵難題,通過在機尾設置一副垂直旋轉的抗反作用力的小型旋翼尾槳,克服了產生升力的主槳旋翼派生出的扭矩問題。雖然尾槳既不產生升力,又不產生前進的推力,但這正是他成功的關鍵。尾槳的優點在于它只用主槳約1/10的功率,不對傳動系統形成很大的負擔。在*初的設計中,西科斯基采用了1副主旋翼和3副尾槳。經過多次的試飛,他發現只要有一副尾槳就夠了。 西科斯基成功了!盡管VS-300首次試飛高度只有兩三米,懸停也不過10秒鐘,卻在航空史上開創了嶄新的一頁,標志著新型航空器的誕生。經反復試飛和改進,西科斯基研制的直升機性能不斷提升,得到了美國軍方的大量訂單。1972年10月,西科斯基在美國康涅狄格州逝世,終年84歲。他在傳奇的一生中共獲得80多種榮譽獎章、獎杯和證書,參與研制的直升機型號多達18種。正如他所說過的一句話:“人類征服天空發明飛行器是*令人引為自豪的偉大成就,而這成就起源于人類的一個夢想。這個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