塑石假山是園林中以造景為目的,以大自然山石為藍本,利用混凝土、自然石堆砌而成以供欣賞的小山。那么塑石假山造景的方法有哪些?下面由南昌市禧福景觀設計有限公司為您講解一下。
1、賓主分明
就是在設計假山時就要突出假山的重要,然后在配上其他的植物、小置石來突出主體部分。
2、相地布局,混假于真
就是結合我們的施工地的環境條件來確定山水的間架和山水形勢。
3、兼顧三遠
(宋代畫家郭熙《林泉高致》說:“山有三遠。自山下而仰山巔謂之高遠;自山前而窺山后謂之深遠;自近山而望遠山謂之平遠。”)。
依皴合山,按照水脈和山石的自然皴紋,將零碎的山石材料堆砌成為有整體感和一定類型的假山,使之遠觀有“勢”,近看有“質”和對比襯托,包括大小、曲直、起伏、險夷等。在工程結構方面主要技術是要求有穩固耐久的基礎,遞層而起,石間互咬,等分平衡,達到“其狀可駭,萬無一失”的效果。
形象假山:是模仿自然界中各種動物的姿勢、神態堆筑而成,妙在似是而非之間,吸引游人駐足期間,激游人聯想翩翩,達到了以假亂真的藝術效果。號稱“假山之園”的獅子林即為一例。獅子林的假山石,都形似獅子,千姿百態。大有曠野群獅之勝概,但又不是刻意寫實,設計者追求的是恰到好處的似與不似,欲顯還掩,神秘,朦朧美。手法多樣,變化豐富,給人一種雄奇秀麗的感受。
寫意假山:是以自然界的名山奇峰為藍本施工制作,但并非簡單的模擬,而是擷其神,取其意,與藝術手法有機結合,創造出“雖有人作,宛自天開”的藝術作品。如蘇州環秀山莊的湖石假山,它以蘇州大石山為模本,但并不以奇異的山峰取勝,而是從整體著眼,局部著手,在有限的空間里,掇出了可以亂真的石灰巖山水景觀。通過高遠、平遠、深遠這三遠變化,創造出了不斷連綿起伏的群山形象,穿石洞,越天橋,翻懸崖,至頂峰,山回路轉,余脈綿綿,使游人在鬧市中享受到濃郁的山林野趣。造園者就是利用對比,襯托和人的視覺差這些手法,造出了千巖萬壑的氣勢。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