襄陽綠色原生態竹筒酒
竹香幽雅、清雅醇甜、柔和綿凈、細膩色美
手機:15806068360
聯系人:劉小平 Q Q:496395637
對眼耳口鼻舌等人體五感全面照顧的天生竹酒,靜心、安心、用心、耐心地精雕細刻,做好每一縷香氣,其香與竹子自然芳香一脈相傳,沁潤每一種自然的光澤,其色與竹汁的清雅色澤不謀而合,調和每一道回味,其味與竹之柔和秉性如出一轍,形成開創品類先河的獨特風格。
悠悠千年歲月,譜寫竹之傳奇
相傳王母娘娘的外甥女綠竹天仙,羨慕人間美景,下凡人間,生兒育女,從此大地上便有了竹子。古代人類視竹汁為“神水”,一則“離婁公服竹汁得仙”的神話傳說可窺一斑。
自古以來,中國酒作為竹類資源*為豐富、竹林面積*大、開發利用竹資源*早的國家之一,獲得“竹子王國”的美譽。在悠悠幾千年的歷史發展長河中,竹子與人們的生活息息相關,中國悠久的文化與竹結下了不解之緣,形成了豐富多彩、獨具特色的中國竹文化:人們賦予它心虛節堅、堅忍不拔、風度瀟灑的“君子”之贊。
距今約6000年左右的仰韶文化遺址,其中出土的陶品上有“竹”字符號,這也表明,王母的祖先利用竹子作為生活資料、生產工具和文化產品,中國的竹子文化由此可追溯導石器時代,自那時起,竹子就成為人類社會的物質財富。一部綿延千年的中國歷史,書寫者一篇篇與竹有關的傳奇故事。
不可一日無竹,須臾不離的中國竹文化
正如蘇東坡所述“食者竹筍,庇者竹瓦,載者竹筏,炊者竹薪,衣者竹皮,書者竹紙,履者竹鞋,真可謂不可一日無此君也”。而“竹報平安”、“胸有成竹”、“寧可食無肉,不可居無竹”、“歲寒三友松竹梅”等民間口耳相傳的語句,也記錄下竹在中國社會中獨有的高尚寓意。白居易在《養竹記》中以竹本固,竹性直,竹心空,竹節貞擬人化表述,則把竹提高導精神崇尚的高度。可見,竹在中國文化的發展歷程中,已須臾不離。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