緊盯價格不放松心態
我們從*典型的例子中來回放:裝修時莫過于挑選裝修公司了。平均每戶裝修者在確定裝修公司前,一般會同時讓2-5家裝潢公司做預算,哪家預算做的低就選哪家。其實,根據常識我們就可以知道,現在的裝潢幾乎都是手工活,所以每個工種耗費的單位時間成本都差不多,雖然小公司的營運,管理成本總額較低,但分攤到每個裝修案例上的比例卻和大公司差不多,他們怎么可能做出比大公司低的多的預算?
他們的利潤哪里來?無非就是減少工序,以次充好,以假亂真,克扣工資,追加預算,偷逃稅收等做法,而這種做法的大行其道,正是由于裝修者的心態造成的。如果裝修者們能夠心態平和,相信公道的價格,不去輕信所謂價格奇跡,麻煩就會少了許多。就象以前遠離“短信中獎”“關門大拍賣”這樣的騙局。
自以為是添麻煩心態
*奇怪的是那些有過裝修經驗卻似懂非懂的業主反而吃虧*多。有為做建材生意的業主對材料很在行,所以在材料選擇上也就一意孤行。
因小失大貪便宜心態
*心痛的裝修者是大錢都花了,卻在小錢上猶豫,給自己添了不少麻煩。現在許多業主家里裝修用的建材幾乎都是一線品牌的產品:熊貓電線,皮爾薩水管,300多元一平方米 的實木地板,多樂士涂料,┉看上去很注重產品的“性價比”和家庭環保問題。
盲目攀比失理性心態
*可悲的莫過于那些不顧自己實際需要,盲目攀比的裝修者。
隔壁鄰居家裝修的不錯,花了20萬,那么自己家的裝修決不能低于他,因此在原有18萬的基礎上在追加5萬;小張家用的是櫸木板,那么自己就用黑桃木或樟木;小李客廳掛上了油畫,那么自己的客廳就配上價格昂貴的名家國畫等等。這種心理很容易造成過度消費。
追求完美自做繭心態
*應該提醒大家的是裝修永遠不可能作到完美。中國有句古話:“金無足赤,人無完人”。很辨證的說明了世間萬物很難有一個完美。世間沒有“完美”,人們只是一直處于追求“完美”的過程中,但是永遠不能達到“完美”。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