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腳麻雞的養殖技術很深遠,今天就給大家講一下育雛工作:
⑴育雛前的準備工作:育雛舍內必須提前2周按程序進行徹底沖洗和消毒。進雛前1~2天對育雛舍進行預熱,檢查育雛器及室溫是否達到標準溫度。
⑵飲水與開食:先飲水后開食,飲水中加入5%的葡萄糖及抗生素、電解質和多維等有良好的效果。在飲水后2~3小時,約有2/5的雛雞有覓食表現時就可開食。
⑶溫度與濕度:雛雞各階段溫度應逐漸改變,雛雞頭3天內溫度降低不得大于1℃。育雛后期*理想的溫度范圍為15~20℃.一般是1~2日齡33~34℃,3~4日齡32℃,5~7日齡31℃,2周齡30℃,3周齡26℃,4周齡22℃,5周齡20℃,6周齡18℃;濕度1~10日齡為60%~70%,10日齡以后為55%~60%。
⑷密度:理想密度是頭0 ~2周齡25只/平方米,3~6周齡15只/平方米。
⑸光照:在常規情況下,育雛期光照的使用原則是遞減而后恒定:1~3日齡24小時光照,強度4瓦/平方米;4日齡開始每晝夜縮短光照時間0.5小時,照度3瓦/平方米;5周齡自然光照10小時;6周齡自然光照9小時;7~8周齡自然光照8小時。
⑹通風:雞舍保持適宜通風,降低舍內氨氣和水分,使雞舍既保暖又無過堂風。
⑺營養:育雛日糧能量濃度為12.1~12.5兆焦/千克,蛋白質21%,可以直接使用肉仔雞0~21和4周齡后蛋白質可降到19%左右,具體請參照各品種飼養。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