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樂填白是“甜白釉”燒造中的一種工藝,以前發現的永樂甜白,無論厚胎、薄胎、半脫胎都沒有填白工藝留下的特征,因而給世人留下懸念和誤區。填白是一種工藝,跟顏色無關。填白瓷是在燒好的瓷器上描摹瀝粉,堆垛圖形,然后再填青花色釉,再入窯二次或三次入窯燒制。工藝復雜尤為難得。因為釉色白而瑩潤猶如白糖,故被后人稱為“甜白”。中國明代白釉瓷器。據文物考古工作者發現,早在南北朝時期就已經出現了白瓷,后經北齊,隋唐,白瓷燒制日趨成熟。這種白瓷許多都薄到半脫胎的程度,能夠光照見影,給人以一種“甜”的感受,所以“甜白”瓷因此而得名。甜白瓷是在暗花刻紋的薄胎器面上,施以溫潤如玉的白釉然后燒制而成。景德鎮甜白釉的燒制成功,為明代五彩和斗彩瓷的發展創造了有利條件。 甜白為明永樂朝景德鎮窯所創制的半脫胎白瓷。故稱“甜白”。《明太宗實錄》永樂四年十月丁未條記:“回回結牙思進玉碗,上不受,命禮部賜砂遣還。謂尚書鄭賜曰:‘朕朝夕所用中國瓷器,潔素瑩然,甚適于心,不必此也。況此物今府庫亦有之,但朕自不用。’”由此可見,永樂皇帝對白瓷情有獨鐘,一代帝王的品味對于瓷器的影響極大,故而永樂甜白有“一代絕品”之稱。
上海寧古文物修復中心(更名中)從2006 年起成立可移動文物修復實驗室,開始從事文物修復工作,主要從事古玩藝術品的商業修復以及館藏可移動文物的保護與修復。修復范圍包括陶瓷器,青銅器,古籍書畫及金銀器的修復。2014 年公司在上海市奉賢區設立近兩萬平米的文物保護中心,聘請國內文博系統內頂尖文物修復專家建立的文物保護工作室,以專家帶專職修復人員的模式進行文物保護修復技術的研究及應用。公司從2008 年開始涉及館藏文物修復,汶川地震后四川省震后文物損壞嚴重,公司專家帶隊到受災地區參與文物修復項目的起草,方案設計及修復。邛崍地區地震后有162 件文物受損,公司以專家帶隊形式參與全程修復。彭州地區地震中損壞瓷器,陶器及青銅器,其中國家二級文物3 件,三級文物6 件,未定級文物11 件,2011年我公司以專家帶隊方式參與受損文物修復全部過程。2014 年公司陶瓷修復專家帶隊參與海南地區海撈瓷的修復。2015 年公司青銅器修復專家帶隊完成了山東省濟寧地區的館藏青銅器的修復。
寧古文物修復中心
電話:13122276921
QQ:202988733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