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州暑期夏令營,青少年國學夏令營,黃埔軍事夏令營
部分學生愛心缺乏*明顯的標志就是比較自私、冷漠,缺乏責任感。他們處處以自我為中心,不能理解長者的愛,不知道怎么去愛別人,對他人缺乏愛心。他們永遠處在被愛的暖陽中,卻不愿意用愛回報別人。他們對父母不“知恩”,認為父母養育自己是應該的。在這種思想意識的支配下,多數學生在家不懂得孝敬父母,很少幫父母干家務,過著衣來伸手飯來張口的生活。對父母也缺少體貼,不理解父母的難處,少有不順,有的便大發雷霆。這些學生感受不到父母的愛,更談不上“圖報”了。這部分學生在學校的表現是:做事首先考慮自己,表現得比較自私;與同學相處不夠寬容,心胸比較狹窄;對他人缺少同情心,表現得比較麻木。這些學生共同特點就是“苛以待人、寬以待己”。喚醒學生心底沉睡的愛,成為我們教育的首要任務。 
第一、意志比較薄弱 
學生意志薄弱主要體現:一是缺乏毅力。現在的家長望子成龍,望女成風,不惜重金為孩子報了各種學習班,有的學美術,有的學音樂,有的學棋類,還有的學體育,但是能堅持下來的卻很少。對某班級的學生進行調查,課外報琴、棋、書、畫的占80%,能堅持下來的卻寥寥無幾,大多半途而廢,究其原因是孩子堅持不下來,缺乏意志力。二是缺乏自控力。大多學生自我控制能力較差,*突出的表現就是玩游戲,他們禁不住網絡游戲的誘惑,玩起來就控制不住自己。有的癡迷游戲玩至深夜,連作業也完不成,更有甚者上網吧逃學。三是缺乏耐力。近年來,老師們普遍感到現在的學生吃苦耐勞的精神遠不如從前的學生,他們對完成學習任務缺乏耐心與毅力,作業中遇到難題就逃避,學習中一有困難就放棄。父母費盡千辛萬苦滿足了他們的需求,反而助長了學生的享樂思想,他們不想付出,總想享受,干點活嫌累,寫作業怕多,上學車送,放學人接,變得非常嬌氣,不能吃苦。四是缺乏承受力。現在的學生抗挫折的能力極差,考試成績不佳就一蹶不振,犯了錯誤就氣餒,家長批評幾句,他們不是從師長的引導中認識錯誤,樹立起克服困難的信心與勇氣,而是灰心喪氣,有的使性子、耍脾氣,甚至離家出走或尋短見。學生的神經脆弱到如此嬌嫩的程度,致使許多老師、家長教育學生時顧慮重重。我在思考:學生沒有一顆堅強的心,怎能承受起未來生活的重任?因此,對學生進行“礪志教育”,培養他們的意志力是我們教育的另一任務。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