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那些中華文化大放異彩的恢弘年代,絲綢借著絲綢之路進入了西域,茶葉穿越太平洋到達了日本,瓷器乘著哥倫布的航道傳到了全球,而指南針時至今日仍為世界辨明方向。
今天,中國這個充滿智慧發明創造的古國、千百年貿易通商的強國、世界珍品的源頭轉而變成了世界產品的“加工廠”。無數的世界名品是“中國制造”,“中國制造”在全世界擁有居高的市場占有率和良好的用戶口碑,產自中國的日常生活用品在歐美等世界主要市場上的份額往往超過60%以上,然而,“中國制造”卻沒有自己的世界知名品牌。除了國際品牌的極度匱乏外,我們所面臨的處境仍可謂岌岌可危,東南亞勞動力成本不斷壓低,國內生產加工型企業的低人力成本優勢不復存在,國內同行業競爭激烈,眾多企業生存發展面臨瓶頸。
根據CHINA HRKEY研究中心的調查,目前我國注冊登記的中小企業已超過1000萬家,占全部注冊企業數的9成;中小企業工業總產值和實現利稅分別占全國企業總數的60%和40%左右。中小企業提供了75%的城鎮就業機會。近幾年來,在全國每年1500億美元左右的出口總額中,中小企業占60%左右。中小企業如今已成為支撐我國國民經濟發展的主要支柱。
但中國企業平均壽命較短,據統計,中國中小企業的平均壽命僅2.5年,集團企業的平均壽命僅7至8年,與歐美企業平均壽命40年相比相距甚遠。美國每年倒閉的企業約10萬家,而中國有100萬家,是美國的10倍。中國企業數量眾多,但重復走著“一年發家,二年發財,三年倒閉”之路,能做大做強的企業更是寥寥無幾,這導致很多品牌還沒有走出國門就已經夭折。
馮志亮先生被譽為IT培訓師、網絡分析師、網絡策劃人、品牌推廣人;網絡新聞營銷奠基人和發展者、品牌通創始人、藍海觀點的提出者;姓氏文化研究學者、修譜師。
2011年5月《馮志亮與藍海觀點》、《論中國網絡廣告的發展趨勢》同時出版。2013年3月主持編修完成中國傳統文化系列叢書《百家姓尋根手冊》一百八十余部及《姓氏溯源與民俗探究》等家譜傳記編修寫作相關應用教材十余部。2013年7月,馮志亮先生與其弟子張彩俠共同編著的《怎樣修家譜》、《怎樣編家史》、《怎樣寫自傳》印刷出版。2015年11月,接受吉林衛視《新聞縱貫線》欄目關于家譜編修及姓氏文化主題專訪。2016年1月,鳳凰衛視《與夢想同行》欄目進行人物報道。
曾先后擔任北京易維網營銷策劃有限公司執行董事、首席運營官;北京富豪仕投資管理有限公司電子商務總顧問;北京時代弄潮文化發展有限公司董事、副總裁;北京務必搜國際電子商務有限公司品牌代言人。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