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謂“平行進口車”,是指未經跨國汽車廠商和在華總經銷商授權進口,由經銷商直接從海外市場購買,并引入國內市場進行銷售的汽車,與國內4S店渠道平行并存,有針對海外市場的“美規車”(按美國標準生產的汽車)、“中東車”、“歐規車”等,和針對中國市場的“中規車”相區別。
平行進口車一直以來得以在夾縫中生存,有著諸多中規車不可比擬的優勢。這包括比中規車便宜至少10%的價格、更快的提車時間和流程,購買未在國內銷售的特殊車型等等。硬幣必然有兩面性,在現有的經銷體系下,平行進口汽車無法享受廠家質保和“三包”等售后服務。
自2014年10月中國平行進口汽車政策放開以來,平行進口汽車從灰色地帶走向陽光,平行進口作為一個國家政策傾斜的新興市場已呈現爆破式增長,售后服務體系也在通過自建或第三方合作等方式慢慢健全。汽車經銷商如雨后春筍般興起,均想在新的市場格局中分一杯羹。
但是,盡管有自貿區試點的政策托底,經銷商的熱情追捧,平行進口車市場卻一直不溫不火。一個迅速形成的市場必然存在諸多不健全因素,這無可厚非。而要發現和解決市場問題,就需要尋根溯源,冷靜思考。
平行進口車市場到底夢斷何方?具有10余年美規車代購經驗的億淘車在平行進口市場的風口下發現了市場存在的問題,主要有三方面難題仍待解。
一、車源。平行進口,車源為王。車是整個平行進口市場的主體,沒有車源市場便是無源之水,無本之木。而現有的平行進口市場多數車源渠道來自天津、大連、青島等口岸經銷商,無法接觸美國等一級市場等進口汽車貨源,沒有一手貨源就會失去主導權,更無法滿足消費者的多元化的購車需求。
二、風險。作為與車源市場對接的口岸經銷商,其購車方式是約定俗成的全款TT的方式,在車到港之前就已經將款打給美國經銷商,且無任何風險保障。購車風險和資金占壓也是導致眾多汽車經銷商無法大展身手的原因之一。
三、價格。平行進口車從車源地到消費者手中一般要經歷三個市場,一級市場美國等車源地經銷商,二級市場口岸經銷商,三級市場內陸汽車經銷車行,多級市場的疊加以及不良競爭導致*終落到消費者手中的汽車價格被多次抬升。因此,平行進口汽車市場需要瘦身,需要更為扁平化、便捷化的購車方式。
馮志亮先生被譽為IT培訓師、網絡分析師、網絡策劃人、品牌推廣人;網絡新聞營銷奠基人和發展者、品牌通創始人、藍海觀點的提出者;姓氏文化研究學者、修譜師。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