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金制品行業是我國輕工業的重要組成部分之一,五金制品是既與人們生活息息相關,涉及到衣、食、住、用、行等方面,又服務于生產領域的重要民生和工業產品,是高度融合了傳統制造與現代科技的綜合性制造產業。
“十二五”期間,在后金融危機時代尤其是“三期疊加”的特殊時期,在全球經濟持續低迷和運行壓力逐年增大,不確定因素不斷增多的大背景下,五金制品行業在轉變發展方式的同時,注重節約資源、降低能耗、保護環境和提高經濟增長質量和效益。取得了實實在在的成效,為行業的進一步發展起到了關鍵的承前啟后的重要作用。
實現“五大轉變”
“十二五”期間,五金制品行業實現了“五大轉變”,其發展和成果主要表現為:*一,小、多、弱、散的狀況得到明顯改善,行業規模進一步擴大,行業集中度有了進一步的提高,行業實力有所增強,產品制造水平提高,加工能力提升,制造裝備和工藝水平也得到明顯改善與提升,創建品牌成為企業共識。
第二,技術密集型比重顯著提高,企業運用電子信息、智能化裝備等先進技術和設備的步伐在加快加大,產品技術含量增加、附加值提高,向高端市場拓展的空間加大。
第三,產品同質化現象減少,不再走量的擴張道路,正在向差異化發展,產品質量、檔次和水平有了明顯的提升。
第四,加大了對研發和市場的投入,普遍提升價值空間;企業間不再打價格戰也成為共識;堅持從“微笑曲線”的兩端加大了企業的資金和人才投入,有力地保證了行業有序健康發展。
第五,堅持了國內國外市場平衡發展實現“兩條腿走路”,尤其是加大國內市場的開發力度,在國內中高端市場的份額逐年提高。貼牌生產的比重逐年下降,企業自主品牌出口彰顯出新的活力,逐漸從亞洲地區向歐美日韓等發達國家和地區挺進。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