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2020年中國水泥行業競爭格局與領先企業分析報告前瞻》數據顯示,2010年中西部地區水泥行業規模以上企業數量有2049家,實現銷售額2068.23億元,實現利潤總計為160.99億元。
從全國水泥行業整體情況看,2010年全國水泥產量為18.68億噸,同比增長15.5%。2011年預計新增產能約9000萬噸,淘汰落后產能約1億噸,總產能比2010年略減一些,約為22.5億噸。從需求上看,在2011年,“4萬億刺激政策”對水泥向上的推動效應已大大減弱,但其大多數工程仍然在建,對水泥需求的支撐作用還在,而水利、高鐵等建設的興起也使水泥需求得到了一定保障。
水泥在全國水泥行業總體產銷偏好的影響下,中西部地區水泥行業在未來將繼續保持一定的增長速度,但是發展速度將趨緩,尤其是產能過剩問題將是行業的一個突出問題。因此,2010年中西部地區水泥行業總體趨勢是向好的,但未來發展形勢仍較為嚴峻。
同時,2011年國家也加快了淘汰落后產能的進程,水泥產業被列為淘汰落后產能重點對象。2011年7月11日,中國工業和信息部向社會公告18個工業行業淘汰落后產能企業名單,要求對列入公告名單中落后產能在2011年底前徹底淘汰并做好檢查驗收和完成目標任務情況公告工作。其中涉及水泥企業782家,淘汰總產能1.53億噸,超出前期1.33億噸預期。
前瞻網統計,本次中西部地區淘汰落后產能由高向低排列依次為西南、中南、西北,年底前需淘汰的落后產能總量依次為2707萬噸、1440萬噸、423萬噸;分省份,重慶、四川、貴州等省市淘汰沖擊動能(淘汰沖擊動能指標:淘汰量/10年產量)水平比較高,淘汰沖擊動能分別為11%、11%、9%。如按要求在年底前落后產能全部淘汰得到貫徹實施,2012年上述省份水泥行業的景氣程度將有所提高。
中國水泥行業已經進入低速發展期,不得不直面產能過剩在加劇,能源和環境的約束力在加強等問題,實現行業轉型升級和提高企業綜合競爭實力已經迫在眉睫,而轉型升級的突破口就在綠色生態化發展。未來水泥工業能效和環境改善的重點在于:一是整體能效水平接近國際先進指標,以日產5000噸水泥熟料生產線的能效水平將處于世界領先位置;二是氮氧化物排放將大幅下降,其標準中的排放指標世界領先。國家指定的環境保護重點地區的水泥企業,今后的環境約束力將加強,淘汰落后產能速度將加快[3]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