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對人口的大幅增長,城市規模的擴大導致了各類生活垃圾的產生,如何迎接生活垃圾帶來的挑戰,成為人們關注的焦點。中國科學科普部、中國環境科學學會組織專家編寫的《科學解讀大眾重視熱門》對于“垃圾燃燒發電”進行了解讀,讓大眾了解到垃圾不再是“廢品”而是生活的可再生能源。
1.燃燒熱能如何利用?
專家回答:生活垃圾中存在很多的可燃物,使用日生活垃圾替代煤作為燃料,在燃燒爐內進行燃燒、宣布熱量并發生蒸汽,既可以發電,也可以熱電聯產或直接供熱。對生活垃圾選用燃燒發電(供熱)的方法,不但處理了生活垃圾,并且還節省了國家的不可再生資源——煤或燃油,同時補充了我國電力的缺乏。
2.燃燒處理產生哪些廢氣?怎么控制?
專家回答:生活垃圾燃燒的煙氣控制系統標準遠比燃煤鍋爐、燃油鍋爐、焦化爐嚴格。
生活垃圾燃燒發電(供熱)廠排放的工業有機廢氣處理主要來自于燃燒爐所發生的煙氣,所含的主要污染物為粉塵、氯化氫(HCl)、二氧化硫(SO2)、氮氧化物(NOX)、一氧化碳(CO)、氟化氫(HF)、有機污染物、二惡英及重金屬等。通過計算機操控體系完成廢物燃燒、熱能使用、煙氣處理等進程的高度自動化,使燃燒體系在額外工況下運轉,從而使初始排放物濃度降到*低。煙氣通過煙氣凈化體系處理后通過煙囪排入大氣前,使用煙氣在線監測儀——以連續監測每條燃燒線的煙氣排放目標,保證廢物燃燒發電(供熱)廠煙氣達標排放。
3.焚燒處理產生哪些廢氣?怎么處理?
專家回答:爐渣:生活垃圾在燃燒爐中經高溫燃燒,使生活垃圾中各種成分得到完全的氧化、分化和鈍化而變成爐渣,組成主要為玻璃、金屬和各類無機物。
爐渣主要為生活垃圾燃燒后的殘余物,其發生量視廢物成分而定,其主要成分為氧化錳(MnO)、二氧化硅(SiO2)、氧化鈣(CaO)、三氧化二鋁(Al2O3)、三氧化二鐵(Fe2O3)、廢金屬,以及少量未燃盡的有機物等,依據《生活垃圾焚燒污染控制規范》(GB18485-2001)規則:“燃燒后的爐渣按通常固體廢物處理”。廢物燃燒發生的爐渣通過高溫無害化處理,再通過磁選等別離出廢鋼鐵等廢舊金屬后,對爐渣進行歸納使用,可用作鋪路的墊層、填埋場覆蓋層的材料和制造免燒磚等等,爐渣歸納運用率可達98%,不能歸納使用有些送至填埋場填埋。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