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適用范圍
適用于各種形狀、材質的鋼鐵件的除油、除銹、磷化處理。可與靜電噴塑、烤漆、噴粉、涂漆等涂裝工藝配套。
二、主要特點
 在同一槽即可完成除油、除銹、磷化、表調全過程,工藝簡單、操作方便、不需加熱,節約能源,穩定性好,連續使用,不需經常排放,污染甚少,不含NaNO2、NaNO3、NaF及Cr6+等有害物質,磷化膜致密連續、均勻,各項指標達國標,處理綜合成本低。
三、主要技術指標
(1)外觀:透明液體; (2)配制濃度(%):50;
(3)總酸度(點):480~570;(4)處理溫度(℃):常溫;
(5)處理時間(min):5~25;(6)磷化方式:浸漬、涂刷。
 四、工藝流程
 去除嚴重油污 → 除油、除銹、磷化、表調 → 干 燥
↓
水 洗 → 表 調 → 干 燥
五、配制與維護
(1)配制方法:本品系工作液,將槽體清潔干凈后直接將本品倒入即可使用。
(2)按期打撈槽底沉渣、液面油污或翻槽。
(3)當處理效果明顯下降時,應補充磷化劑使指標在規定范圍內。
(4)*好使處理的工件與液體作相對運動。
(5)磷化膜徹底干燥以前,應禁止手摸、雨淋或沾水。
(6 )處理槽*好用玻璃鋼、不銹鋼、聚氯乙烯板等耐酸材料制作。
(7)檢測方法
總酸度(TA):取磷化槽液10mL,加50mL蒸餾水,用酚酞為指示劑,以0.1mol/L的標準NaOH溶液滴定至溶液變粉紅色時為終點,所耗用的NaOH標液的毫升數為總酸度,用“點”來表示。
(8)槽液調整
1m3槽液,補加磷化液2kg,可提高總酸度約1點。將磷化粉配制成濃縮液后進行補加。
六、包裝儲存
25kg塑料桶包裝,儲存于陰晾干燥處,注意防止破損泄漏;運輸過程中防止雨淋、潮濕。
七、注意事項
裝卸時輕拿輕放,防止破損飛濺到眼睛里,配制或使用過程中應配戴防護用品(如耐酸橡膠手套,工作服),如接觸皮膚或眼睛立即用水沖洗。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