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讀懂學生。讀懂學生,就是不僅要認識學生,清楚其日常表現,還要了解他的成長經歷,認知需求和情感需求,只有這樣教育才能有的放矢,才會見成效。一個連學生都不認識的教師,很難對學生實施有效的教育。老師們,讓我們深入到學生之中,做學生真正的朋友,懷著一顆童心,走進學生的心靈世界,感受學生的喜怒哀樂,幫學生排憂解難,助學生健康成才吧! 
二、賞識與鼓勵。好學生是表揚出來,缺乏賞識,批評泛濫的“灰色教育”是造成學生在教育中迷失的頑敵。優秀從心態開始,鼓勵是成長的臺階。面對未成年的學生,教師應該多鼓勵、多肯定、多方面引導,那怕對經常犯錯的學生,也要尋找他的閃光點,給予肯定與鼓勵,增強其改正錯誤的決心與信心。教師賞識學生,學生才能學會賞識別人,從而培養其感恩思想,增強其責任意識,避免和減少其犯錯誤。 
三、激情和微笑。教育總是互相感化的,需要感情的投入,情通而理自達。教師的言語、行為都是影響學生發展成長的因素,常言道:以心靈感受心靈,以感情贏得感情,以微笑換來微笑,就是這個道理。激情和微笑是一種能力,應該成為教師的基本功。教師的激情能夠喚起學生上進,教師的微笑帶給學生溫暖,為學生營造和諧的成長空間。 
四、公正與公平。學生成績有好有壞,修養有高有低,家庭有窮和富,教師要公平公正對待每一個學生,不歧視,不偏袒,不以分數論英雄。教師的公正、公平會增強學生對老師的信任,提高老師在學生心目中的地位,學生有話愿跟老師講,有問題愿請老師解決。學生最忌諱的是老師不能做到公正公平,學生對老師有抵觸情緒,聽不進老師的話,常常都是由此引起的。 
五、嚴格與科學。嚴師出高徒。這里的“嚴格”指老師平時對學生應嚴格要求,不能放任自流。學生犯了錯誤,應視情節及時處理,做到賞罰分明。學校和班級都要有科學的管理制度,用制度約束和改變學生的不良行為。嚴格科學的管理是對學生實施有效教育必不可少的,但嚴而有度,嚴禁體罰學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