振動時效*早是由美國的一個物理學家提出來的,其基本思想是通過對應力工件施以循環載荷,使工件內部應力釋放出來從而使工件殘余應力降低,尺寸穩定下來而達到時效的目的。由于降低殘余應力效果與熱時效相當工件尺寸穩定性,抗疲勞強度極限還比熱時效好,所需固定設備生產周期短、處理地點靈活、購買一套裝置投入少、時效時耗能少,無環境污染等優點,在國內應用已相當普遍,許多鑄造、焊接、機加工行業已將振動時效定為機械構件必須采用的標準工藝了。
振動時效即振動時效消除殘余應力方法,是通過與所需要時效構件剛性相連的激振器的振動頻率、偏心大小、激振時間,將激振器所產生的周期性外力施加于工件,使工件產生振動,利用知道能量達到降低和均勻化殘余應力,提高尺寸精度的目的。對于振動時效的機理可以從宏觀和微觀兩個方面來解釋。
★普通液晶振動時效改進型,穩定性、時效效果顯著提高。
★時效現場實現了對工件時效過程的數據傳輸,提高了消除應力的水平。
★自動漢化打印重疊的a—n和a—t曲線及數據對比。
★自動判定工藝參數合適與否,并給出修訂方案,實現人機對話。
★全自動功能*完善,兼具半自動和手動功能。
★動態跟蹤功能可保證振動處理始終在標準要求的亞共振區進行。
★采用脈寬調制技術,具有強大的抗干擾能力。
★強大的人機對話功能加上簡單的操作方式使操作者更易掌握振動時效工藝。
★飛車提示、多重保護功能排除了現場操作的危險性。
技術參數
           型  號
                      
主要技術參數
ZS2008 K1
ZS2008 K2
ZS2008 K3
ZS2008 K4
ZS2008 K5
*大激振力(KN) 5 15 30 40 50
調速范圍(r/min) 1000~10000 1000~8000 1000~8000 1000~8000 500~6000
可處理工件重量(T) 0~2 0~20 0~50 0~100 0~500
電機功率(W) 600 1200 1500 2200 3500
加速度測量范圍(m/s2) 0~199.9
USB接口數據傳輸 可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