旗袍,對中國女子而言,代表了一種鐫刻在骨子里的美麗。30、40年代是旗袍的頂盛期,如今的改良旗袍在結構上吸取西式裁剪方法,使旗袍完全跳出了旗女之袍的局限,以一個“中西合璧”的新服式,成為兼具中西服飾特色的近代中國女子的標準服裝,將中華女性賢淑、典雅、溫柔、清麗的性情與東方氣質完美表現。今天,我們請大師為你介紹的主要是如何鑒別高檔手工旗袍與機制旗袍的不同之處,掌握了這些鑒別技巧,你就能為自己定制真正優良的旗袍了。
手工與機制旗袍在制作工藝和穿著效果上的十點不同:
1、版型不同
機制為了節約成本,只有數量有限的幾個版型,然后利用其批量制作的優勢,來實現降低成本的目的。比較遺憾的是,現實生活中每個人體型各不相同,機器做出來的衣服無法兼顧各種體型,所以不可能做到非常貼身。
手工制作單件起做,為每一位顧客量身打版,可以充分展露其優點,并彌補身材上的不足,做到無論什么樣的身材都可以穿著起來合身,美麗。
手工旗袍,后鑲四道緄邊,配色考究,外觀無針腳
2、緄邊不同
機器制作緄邊的優點是速度比較快,制做時間短,一條三米長的緄邊拿機器制作也就需要2分鐘時間,因此成本比較低。而手工制作一道緄邊,卷布,縫線都需要人工來做,而且做工講究的旗袍,其布卷出來的松緊程度,以及針腳的均勻度都有一定的要求,即使是熟手,制作一條三米長的緄邊也至少需要花半天功夫,成本也自然要比機制來的貴很多了。
機器制作的緄邊通常是由衣服本身的料子折疊后,用機器扎成的,目的是為了收邊,只能滿足基本的審美需要。而手工制作的緄邊是后鑲上去的,因此可以根據衣服的顏色單獨選料進行搭配,可以起到很好的點綴效果,加之,做工講究的旗袍,其手工緄邊手感飽滿,曲線自然圓潤,針腳細密均勻(從外觀上基本看不見針腳),可以從細節處體現出穿著者的高貴品味。雖然現在也有一些旗袍采用后鑲緄邊的做法,但其做工與穿著效果與手工還是有很大差別。
3、拔腰
在高檔手工旗袍制作中,這是極為關鍵的一道工序,它可以使穿著者腰身挺拔,且下擺不會發飄外翻。很多所謂的手工旗袍都沒有這種工序,機器制作的旗袍就更不用說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