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決水危機的途徑——海水淡化
地球表面的2/3被水覆蓋,可謂水資源極為豐富,但地球上水的總儲量中97%是咸水(包括海水和苦咸水),在余下的3%的淡水中,又有77%是人類難以利用的兩極冰蓋、冰川、冰雪.人類實際可利用的淡水只占全球水總量的0.7%,而且大部分屬于不可再生的枯竭性地下水.
解決淡水緊缺問題有很多途徑,核心原則是"開源節流",地表水資源較豐富地區,可建蓄水工程;地表水資源貧乏地區,可實施跨流域調水;海水 租賃高空作業車 gkczp.com/ 和苦咸水淡化;此外還有廢水利用、治理水污染、節約用水等.
"開源"方面,在我國,地下取水已受到越來越多的限制,為此幾十年來興建了一批大型蓄水工程和跨流域調水,并大力提倡和推動污水回用和水的再利用.但興建新的蓄調水工程,投資比過去大大增加,而跨流域引水則隨著調水距離越來越遠,調水成本越來越高,加上被引水地區的環境危害和間接經濟影響以及引水的質量問題,遠距離調水的傳統辦法正受到越來越多的質疑.而最為關鍵的是,這些措施并沒有從根本上增加淡水資源的總量,我國淡水緊缺的問題依然十分嚴峻.
我國海岸線的總長為32647公里,被列為海洋大國,而且沿海和中西部地區擁有極為豐富的地下苦咸水資源,在地下取水和跨區域調水受到越來越多的條件限制的情況下,開發利用海水和苦咸水資源,進行海水(苦咸水)淡化就成為開源節流、解決我國淡水緊缺的一條有效的重要戰略途徑.而且,發展海水(苦咸水)淡化技術,向大海要淡水也已經成為當今世界各國的共識.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