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青花瓷器的價位在整個瓷器市場中處在中上的水平,但是在整個青花瓷器市場中占的份額并不是很大,從1994年開始統(tǒng)計的青花瓷器成交歷史前50名中,僅僅有4名是元代青花,且*高名次只列第9位。分析綜合原因,首先我們對元代青花的價值認識仍然不夠,加上存世的元青花并不多,且精品多數(shù)存在國外,國內(nèi)對元青花的研究很大一部分處在沒有實物坐談理論的尷尬境地,未能給買家提供更多的導向。大量的元青花仿制品流入市場,部分經(jīng)營者未能本著實事求是的宗旨給買家建議從而導致市場的混亂……這些原因都使得元青花在價值上沒有體現(xiàn)出應有的地位。
在市場上行情*好的元代瓷器便是“至正型”青花瓷器。元代瓷器市場以大件青花瓷器*為名貴。歷代瓷器多以小件為精,只有元代青花瓷例外,有越大越精之趨向,這可能跟元青瓷外銷的主要目的地——中西亞地區(qū)人民習慣較大的器型有關(guān),并且隨著元代制瓷技術(shù)提高,才可以制造出碩大仍不失精美的器物,在市場上,元代青花瓷器的價格多以造型、紋飾的發(fā)色以及畫工品相等等為決定價格的主要因素,大件的元青花瓷器在國際拍賣會上以400萬至700萬港幣左右成交的記錄不少,至于*高成交紀錄達到1500萬港幣也有,不過那是少數(shù)的特例。在國內(nèi)的拍賣市場上,*高的一件是2002年6月23日在天津德豐拍賣的元青花蓮池水禽松竹梅紋碗,以950萬元成交,是目前為止的*高價。從1994年至今拍價上百萬元的元青花瓷器數(shù)量不到10件, 這跟明清時期的青花價位相比有一定差距,但不能由此草率得出元青花的市場不如明清時期這樣的結(jié)論,因為造成這一結(jié)果的主要原因還是元青花瓷存世的數(shù)量不多,一旦有器身高大平穩(wěn)、紋飾華美大方、風格莊重古樸、器型別致完整的元青花在市場上出現(xiàn),必定是極具搶手的拍品。一個*好的例子就是今年7月7日在香港佳士得春季拍賣會上,拍品號為640的一件元青花花卉纏枝牡丹紋大梅瓶連蓋便以其完整碩大的器型、精美華麗的紋飾引起了廣大買家的關(guān)注,*終以932.7735萬元的高價成交,創(chuàng)造了近年元青花瓷器拍賣市場上少有的高價。
元青花因傳世少,因而身價很高,故市場上歷來贗品滿地。看假容易看真難。看假,只要抓住一條就可以作出明確結(jié)論;看真卻要謹小慎微,面面俱到,盡量抓住每一個細節(jié),把所有可能出現(xiàn)疑點的地方都排除后,才能作出肯定結(jié)論。
如果手上有元青花還沒出手的藏友
可聯(lián)系郭經(jīng)理手機/微信:13024205712
QQ:964134645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