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樂通過聽覺直接傳導到大腦中,大腦進而進行信息篩選和分析,影響到人的心理活動。心理學研究顯示,音樂能影響人格,情感培養對人格成長至關重要,而音樂包容了人的情感的各個方面,所以能有效地鑄造人格;音樂能超越意識直接作用于潛意識,因而在心理治療中有特殊功效;音樂活動是極有序的行為,有助于協調身心及建立和諧的人際關系,因此被廣泛應用于行為治療。
音樂治療離不開對音樂的感知,首先是聽覺在音樂治療中的作用。從一般的意義上來講,對人有益的音樂都能使情緒平靜,心情愉快。但在專門的音樂治療方法技術中有“積極聆聽法”。
一般來講,音源發出的聲音總共有三個介質來傳播。*一,是空氣傳播的音樂聲波,通過耳朵,到聽覺神經進入大腦;第二,是物質身體傳導,固體傳導的這個音樂聲波,通過皮膚振動覺感受器,感受通過神經細胞傳過來聲波,還有一個就是皮膚本身有的細胞組織,自身可以感受到這個振動;第三,通過水等液體傳導。用中醫來講,有一個經脈腧穴的接收途徑,腧穴接收到音樂聲波以后,通過經絡影響五臟,達到自我調節、自我組織、自我恢復的功能。
比如用手按頭上,人說話時可感受到振動,從而驗證了人體實際上就是個大的共振腔。我們發聲,牽動了聲帶,聲帶振動,人的整個共振腔共鳴就發出了聲音,說話就可以被聽到了。也正是因為發聲以后,身體所有的細胞組織都有了這種振動,所以把手放在頭頂上,自己都能感受到這種振動,這就是聲波的振動與人體產生共振的原理。
由于每個人的性格、愛好、情感、處境不同,因此對音樂的喜好、選擇也不同。針對不同的病人,不僅要考慮到其生病原因、病種,還要考慮到其性格特點。這就是音樂治療不同于傳統醫學治療的地方,音樂治療更加人性化、感性化,可以說音樂治療就是醫學里面的“文科”。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