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伏發電技術將太陽能直接轉換為電能的技術稱為光伏發電技術。在國際上,光伏發電技術的研究已有100多年的歷史。目前這一能源高端產品已經成熟。我國于1958年開始研究太陽電池,1971年首次成功地應用于我國發射的東方紅二號衛星上。1973年開始將太陽電池用于地面。2002年,國家有關部門啟動“送電到鄉工程”,在西部七省區的近800個無電鄉所在地安裝光伏電站,該項目拉動了我國光伏工業快速發展。截止到2004年底,我國太陽電池的累計裝機已經達到6.5萬千瓦。
光伏發電是利用半導體界面的光生伏特效應而將光能直接轉變為電能的一種技術。這種技術的關鍵元件是太陽能電池。太陽能電池經過串聯后進行封裝保護可形成大面積的太陽電池組件,再配合上功率控制器等部件就形成了光伏發電裝置。光伏發電的優點是較少受地域限制,因為陽光普照大地;光伏系統還具有安全可靠、無噪聲、低污染、無需消耗燃料和架設輸電線路即可就地發電供電及建設同期短的優點。
2、并網光伏發電就是太陽能組件產生的直流電經過并網逆變器轉換成符合市電電網要求的交流電這后直接接入公共電網。并網光伏發電有集中式大型并網光伏電站一般都是國家級電站,主要特點是將所發電能直接輸送到電網,由電網統一調配向用戶供電。但這種電站投資大、建設周期長、占地面積大,目前還沒有太大發展。而分散式小型并網光伏,特別是光伏建筑一體化光伏發電,由于投資小、建設快、占地面積小、政策支持力度大等優點,是目前并網光伏發電的主流。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