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食品安全管理領導機構
食品安全是社會責任,人人有責,企業要承擔這一責任,首先要有一個敢對社會、對人民負責的領導團隊。為保障消費者的生命安全,除了按相關的法律法規生產安全的食品,更重要的是要有引導行業的“先天下之先”的領軍行為,對行業、國家暫無標準和規定又相關食品安全的問題,企業要主動控制,降低危害。因此食品安全工作開展的前提是有一個具有高度的食品安全意識的領導機構,負責對生產的指導、監督,內外信息的對接,人員培訓,質量體系的維護以及制定食品安全標準等。這一領導機構要逐級設立,如集團—分廠--車間—班組,便于各項措施能層層貫徹,落到實處。
二、食品安全管理體系的控制
ISO9000 、HACCP管理體系、QS市場準入制度是企業食品安全管理的質量體系和制度。HACCP的品控技術原理是通過對生產過程中影響產品質量的危害因素分析,確定具有控制意義的各種因素及流程并針對這些危害控制點進行有效監督和控制,以及包括人員、采購、儲存、環境衛生及運輸等程序的監督和控制,從而有效保證產品安全衛生的一套系統品控技術。其實質就是把食品安全控制融入到生產的過程中,對生產全過程提供一種預防作用的保證體系。
ISO9000和 QS/SC是從生產全過程來考慮提高產品質量,保護消費者利益、提高組織的運作能力和質量管理水平、增進國際貿易,消除技術壁壘、持續改進和持續滿足顧客的需求和期望,以此增大食品安全的系數。導入實施ISO9000、HACCP管理體系、QS市場準入制管理,使企業管理更規范。企業要制定質量方針和質量目標,建立符合企業實際的質量管理體系,要完善各項管理制度,各部門要以質量體系文件為規范開展各項工作,實現企業標準化、規范化、程序化管理,同時為使食品安全工作的長效化,對已建立的質量管理體制,還需持續提高,保持體系的有效性,實施ISO22000標準化管理也是企業食品安全管理的有效方法。
三、食品原輔料的安全控制
原輔料是食品生產的源頭,對原輔料采購,要嚴格甄選供應商,對其資質、規模、質量管理體系等方面進行考核;對原輔料實行嚴格的驗收標準,必須對許可證和產品合格證明文件情況、標簽、包裝完整性、感官、數量等方面進行查驗,必要時作小批試用或中試使用,保證每一批原料符合要求后才能入庫使用。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