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通訊行業的深入發展,各種通話APP層出不窮。面對龐大的手機用戶,網絡電話服務商要開發出一款品質卓越的網絡電話,要真正的“落地”才能實現與用戶的對接。
手機通訊是現代生活最主要的通訊方式,但是面對不菲的通話費用,尋求一種便捷優惠的通訊方式是必須的,而網絡電話便能有效解決這些困難。有供必有求,隨著市場需求的增加,網絡電話的供應也越來越多,越來越五花八門。
“免費”網絡電話是真正的免費嗎?
現在市場上流通最廣的便是“免費”網絡電話。小編通過對廣大用戶的調查發現,有80%的用戶使用過免費網絡電話,但是長期使用的占比卻不到5%。其實說到免費,也不能說真正的免費,大部分是要通過分享給朋友使用,或者轉發才能獲得通話時間,而且通話質量不是很理想。這是因為網絡電話也是要運營成本的,想通過免費來獲取用戶量,只能降低成本才能保障網絡電話的運營。對這類不計開發成本及通信服務維護成本的營銷宣傳,用戶越來越缺乏耐心和信任度,體驗度也大打折扣。所謂的免費網絡電話是沒有真正的“落地”,很難實現與用戶的對接。
前有龐大用戶帶來的運營成本,后有傳統三大運營商的競爭
在繁多的網絡電話中,既有騰訊、新浪、阿里等企業大頭的加入,也有像觸貓網絡電話這樣的新興企業的加入,但能做到“落地”的還是少之甚少的。企業大頭躋身進入通訊行業,做的是大數據,“財大氣粗”的砸用戶量。就像新浪微博前段時間與有信聯手,利用網絡電話龐大的用戶量作為數據接口。在這個以數據為衡量的時代,用戶的體驗度就顯得微不足道了。相比于企業大頭,新興企業只能以技術和服務來維護用戶量了。前有龐大用戶帶來的運營成本,后有傳統三大運營商的競爭,再加上企業大頭的加入,像觸貓網絡電話這些新興企業的網絡電話“落地”之路是任重而道遠的。
網絡電話“落地”之路任重而道遠
網絡電話的真正“落地”,只有從用戶的體驗度出發,注重用戶的體驗度。網絡電話要想贏得用戶規模與市場份額,其實說到底必須立足于消費者模式,即所有功能與產品服務的開發,均基于手機用戶的實際移動通信需求和通話體驗,進一步強化消費者主體在市場及通信資源優化配置過程中的主導地位。做到這些才能實現與用戶的對接。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