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收藏角度來看,高古玉是*值得收藏的。在當今市場仿古玉盛行的情況下,高古玉收藏一定要有常年不懈努力的學習和鑒賞的經驗,切不可一蹴而就。那么,如何鑒識高古玉收藏價值呢?
首先,高古玉要具備是一個“時代的標志性”的條件,這個條件決定了其價格的高低。往往那些在歷史進程中具有影響力的玉器,以及具有鮮明時代的玉器,其收藏價值和市場價格較高。
其次,要獲得“社會的認知性”。價格昂貴的玉器,必須具有廣泛的社會認知性。社會的認知性主要是指器物的傳承有序,越是傳承有序的玉器,越有市場,價格也就越高。這一點在玉器的拍賣會上,表現得*為明顯。而那些沒有社會認知性的玉器,無論收藏者個人如何喜歡,充其量只是個人愛好,社會無法評估其價格,其價格會有很大的不確定性。
中國的玉文化有近萬年的歷史,自古以來就有“黃金有價玉無價,藏金不如藏玉”的說法。而玉在近段時間內的表現,也正在印證著這一說法。
今年4月,御璽拍賣之*被刷新:香港蘇富比春拍上,清乾隆御寶題詩“太上皇帝”白玉圓璽以9586萬港元成交,這個數字也打破了白玉拍賣的世界紀錄。而3年前,這款御璽首次出現在香港蘇富比的拍賣場時,就曾以4625萬港元創下過當時的紀錄。就在清乾隆御寶題詩“太上皇帝”白玉圓璽打破世界紀錄兩個月之后,“乾隆青玉螭龍玉璽”就在臺灣以4.8億新臺幣拍出,再一次刷新紀錄。古董收藏圈轟動了。除皇帝玉璽外,清宮玉器也不乏精彩表現:香港佳士得拍出的晚 清翠玉雙龍活環耳蓋爐以3000萬元成交,躋身“清宮玉器拍賣”的三甲;北京匡時的清乾隆翡翠浮雕夔龍紋雙耳龍鈕方鼎也以近2000萬元成交。
首先是存世多。據史料記載,清初準噶爾部分裂勢力猖獗,堵塞了和田玉的來路,阻礙了玉器工藝的正常發展,使康熙初至乾隆二十四年(1759)長達115年間的玉器工藝處于蕭條狀態,產量很少,傳世的玉器更為少見。乾隆二十四年平息了回部大小和卓木的叛亂,打通了中原至西北的玉石之路,次年新疆即開始貢 玉,每年春秋兩貢加起來足有2000公斤玉石,這為皇家玉器工藝的發展提供了豐富的原料。乾隆帝喜愛古玉和時作玉,當玉石來源解決之后,從蘇州召募名工充實養心殿造辦處玉作和如意館,加緊趕制玉器,不久又向蘇州、揚州、南京、杭州、天津、淮安、鳳陽、九江等8處攤派玉器活計。
資深古玩經紀人:程經理
聯 系 電 話 :13576070213 Q Q: 2379907832 微信: chen2580369f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