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過以上聯系方式聯系【校車免費接送】------------------
不能片面強調學科教學,認為基礎理論越扎實,學生的水平才越高。以學科體系為中心,以傳授系統的理論知識為主體的教學模式,這種課程設置并不完全適合于中等職業的教育目標。
實踐表明,中等職業的計算機教學,不能簡單地照搬普通學校的教學模式,而應認真地開展市場調研,根據經濟、社會的發展需要和就業狀況以及本校的實際來確定教學目的和任務,并按照職業資格標準的要求,圍繞培養計算機應用能力對教學內容和教學計劃作相應調整。
依照國家職業分類標準調整教學內容和課程體系,把證書課程納人教學計劃與課程體系之中,將證書課程考試大綱與專業教學大綱相銜接,改進人才培養方案,創新人才培養模式,強化學生技能訓練。同時也要根據學校計算機機房條件,計算機師資力量來作充分考慮。
我校非計算機專業學生在三年內要學習7一10電腦課程,我們在安排計算機課程時要考慮到計算機科學的教育是一個具有延續性和整體性的系統工程。具體到課程的設計中,這一特點表現為課程的安排應該是一個循序漸進、由淺入深的過程。各門主干課程是一個相互關聯的有機整體,在講授上述這些課程的時候,應該促進學生在學習過程中不斷熟悉和深化對計算機知識的掌握。
具體到學生計算機能力的培養方面,筆者認中等職業學生在經過三年學習后應該至少具備下列四項能力:*一,常用軟件的熟練使用;第二,掌握一至兩種計算機語言;第三,熟練掌握計算機網絡的運用;第四,通過兩門以上的計算機認證考試。為了達到上述目標,作為學生進入學校后接觸到的*一學期的計算機課,應該定位在培養學生對計算機科學的濃厚興趣上,為后續的電腦課程奠定良好的基礎。合理的知識結構可以促進學生的學習,是知識遷移的基礎,是培養和發展能力的前提。
---------------------通過以下聯系方式聯系【校車免費接送】------------------
咨詢電話:02889361331
移動電話:15390427101
咨詢QQ2853150058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