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黃石是我國所特有的“軟寶石”之一。全世界只有我國福建壽山的一塊不到一平方公里的田中出產,因色相普遍泛黃色,又主要是產在田里,故稱田黃石。顧名思義,就是產于壽山田坑中的黃顏色石材。籠統地說,田黃的產量并不低,留在民間的舊田黃件和印章也不少。但值得提醒的是,田黃的質地優劣懸殊,價值高低差異大,不能一概而論。而值得收藏的、高價投資的也僅是田黃中少部分特征明顯,各方面俱佳而無可挑剔的上品。其材質溫潤凝膩,在軟質雕刻石中居*一品。明、清各朝均被作為貢品獻入皇宮,被雕刻成御用璽印及藝術擺件,故田黃石又被尊為“石中之王”、“石帝”,故其身價無與倫比。從田黃石的屬性看,凡經雕鐫的藝術品,都可以當作文物看待,因為它不能復制,屬于沒有再生性的藝術品。 田黃石在歷代時期本來就產量極為低,經過數百年的不斷挖掘,到目前為止,已挖掘殆盡。 極品田黃凍原石歷代挖掘的田黃石,能流傳至今的,已經成為稀世珍品,進入國內外的收藏機構。流散民間的,皆被藏家所珍藏。壽山石制印歷史,至少可溯源到晉朝的“零陵太守章”。一般而言,壽山石含大量三氧化二鐵,所以色澤顯得特別絢美不凡,尤其田黃石更令人愛不釋手。壽山石大致可分為田坑、水坑與山坑石三種類別。其中著名的田黃石屬田坑石,產于壽山溪邊的“水田中”,石質極為溫潤、綿密、細膩,并具有蘿卜紋,有的還帶有紅筋或紅格。田石產地在壽山鄉到高山峰之間,分為上中下坂田和溪中擱流田四個區域,產量小,因而相當珍稀難得。田石按色分田黃、紅田、白田、灰田和黑田,田黃又分桔皮紅、桔皮黃、金黃、枇杷黃、桂花黃、熟粟黃等。田黃因質佳色濃,稀少難得,尊為“石中之帝”,價格極高,早有“一兩田黃十兩金”之說,而現如今田黃的價值可以說是“一兩田黃萬兩金”,足以見得其收藏價值。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