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今的孩子對個性化生活要求非常高。
我們的孩子們,他們還有一個特征,個性化要求非常高。我們小時候被教育成“你是大海里的一滴水,你是沙漠里的一粒沙”,現在的孩子是“我來過了,雁過留聲,你們怎么可以不知道我來過?”他必須要展現個性。那么我們的教育允許嗎?設計出來讓他展現個性的平臺了嗎?我們現在的學校是不是提供了這些展現個性的機會呢?
孩子告訴我,一放假班里的幾個女同學就去結伴燙染了頭發(fā)。我問她:“學校不是不讓染發(fā)、燙發(fā)嗎?”結果孩子和我說:“到開學之前她們還會去把頭發(fā)染回原色,把頭發(fā)拉直。”我聽后有些膛目結舌。細想一想,其實學校的著裝和發(fā)型要求的確是有必要,但是扼殺了孩子們的愛美之心是不是同時也扼殺了孩子們的個性?也許學校可以多創(chuàng)造一些讓孩子們展現個性的機會,比如每年大孩子所在的高中運動會,學校都會允許各班級自己設計造型組成方塊隊,孩子們對于這件事情表現都非常的熱情,運動會的現場也是展現了讓人意想不到的創(chuàng)意。你能說這不是一件好事情嗎?我還是很贊成學校這樣嚴禁有度,放松有馳的教學態(tài)度。
這個是我們現在孩子的又一個特征所在。如果你要壓抑他,他就抗爭。抗爭的途徑方法是不一樣的,有的孩子跟你打,我們叫逆反。為什么逆反?逆反是因為你不允許他長大。逆反有“硬抗”這樣的形式,就是你說東他一定要說西,你說要好好讀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