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寫作業慢的原因及對策——格蘭迪生給您孩子一個快樂的學習習慣,免費預約試聽熱線
寫作業慢的原因提要:
1、條理性差——學習無方法。
2、追求完美——橡皮綜合癥。
3、學習基礎差——學習沒有興趣,學習有困難。
4、被逼無奈——故意磨蹭。
5、時間觀念差——不會管理時間。
6、注意力不集中——無關動作多。
1條理性差——學習無方法
>>>>對策
對于洋洋的學習狀況,父母要慢慢教會孩子先做什么,后做什么,文具要事先準備好等。但這只能治標。真正要治本,要讓孩子做事有條理的話,還得在生活上和學習上全方位要求孩子,慢慢地從各方面放手,要讓孩子自己學著照顧自己,自己安排自己的生活和學習,父母不要手太勤,忍不住幫孩子去做,要學著做一個懶媽媽,甚至可以讓孩子適當幫父母做點家務,這樣孩子就會慢慢孌得能干起來,條理性也會越來越好。心理學上有種說法,叫100%理論!世界上許多事情都遵循100%理論,如果所有事都是媽媽做了,孩子就不用做了,如果我們有20%不做,孩子就能完成20%,如果我們要80%不能做,孩子就能做80%,孩子的潛力也能爆發80%。如果父母都幫孩子做了,孩子的成長機會實際上就給父母剝奪了,孩子的潛力就一點也發揮不出來了。當然,孩子在做事的過程中,父母可以適當指導孩子做事的順序和條理。
2、追求完善——橡皮綜合癥
>>>>對策
對于這種老是喜歡使用橡皮,不停地擦來擦去的現象,心理學上稱之為“橡皮綜合癥”。原因是孩子學習壓力大,心情焦慮,怕出錯,對自己要求高或者是父母對孩子要求高造成的。對患有橡皮綜合癥的孩子,父母不要過多指責,也不要用打罵來糾正其不良行為,而要用獎勵手段進行強化訓練來達到目的。孩子在家做作業時盡量少用橡皮,如果作業本保持清潔、在一定時間內迅速準確地寫好字,就有一定獎勵。家中也可做一些簡單的“脫敏訓練”,即用獎勵的手段來強化訓練,督促孩子盡量少用橡皮,甚至不用橡皮。反之,如果孩子離不開橡皮,家長*好把橡皮沒收,經過一段時間的強化訓練,孩子依戀橡皮的壞習慣會逐漸得到糾正。
我記得全國有個著名教育工作者,叫詹文玲,他在山西通寶學校當校長時,就曾對全校學生有個要求,就是學生一律不準用橡皮,孩子剛開始不適應,經常把本子弄個大花臉,后來慢慢習慣了。因為不能用橡皮,結果就逼著孩子們一下筆寫作業就必須認真工整,寫作業非常專心。錯誤率大大下降,孩子反而養成了認真思考的良好學習習慣,對自己也有了足夠的信心。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