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楊志“滅天貓論”持續發酵,商家雙十一劫數難逃
天貓的發展,可以說是電商時代的一個縮影。大企業利用天貓拓寬了銷路,小企業用天貓賺到了*一桶金,大批純電商品牌興起。但利益的膨脹背后帶來的是欲望的膨脹,商戶紛紛逃離天貓,這是為何呢!
花生集團總裁劉楊志先生就當前中國電商的發展狀態,提出了“滅天貓論”的觀點,在廣州美博會O2O創新論壇上一經發表,就引起了業界的共鳴,掀起了討論熱潮。
劉楊志先生指出,“滅天貓論”,不是要殺死天貓,而是企業自主的B2C品牌電子商務發展到*后,企業紛紛逃離天貓、京東這樣綜合營銷推廣成本越來越高的第三方平臺,逐漸由平臺電子商務向品牌電子商務去轉化。駱駝商城、韓都衣社商城等接觸電子商務比較早的企業,都已紛紛建立企業和消費者之間直接的交易平臺的自主品牌B2C商城。花生集團就是幫助企業通過O2O模式,建立企業品牌電子商務平臺,直接面向消費者。他認為,“滅天貓論”的出現,主要有以下原因:
一、天貓商戶經營成本暴漲
20元出廠價的產品以3倍的價60元賣出去,聽著利潤區間很大,但是商戶卻還是虧本。可變成本和固定成本全部銷掉之后再加庫存成本,不但沒錢可賺,還要虧個底朝天!雪上加霜的是天貓同類競爭越來越激烈,不靠冒險刷單就要投入更多的推廣費用,不想失去價格優勢就要壓縮利潤,商家利益單薄。
二、受制于人忍受不平等
為了今年的雙十一的“貓狗大戰”,天貓急了,在十月末強行清理了200多家商鋪,并逼迫商家進行二選一,一時間風聲鶴唳、怨聲載道。男鞋商家木林森在天貓的重壓下中途退出了京東的活動,被京東發出永不再合作的禁令!
電商是個大趨勢,O2O模式更是電商的大熱。線上+線下的結合能在體驗經濟中為消費者提供更完善的服務,為業務的增長形成良性的循環。花生集團“O2O全渠道云商平臺”滿足客戶全渠道商城搭建的需求,統一后臺管理線上線下會員體系,為客戶營銷策略的制定提供目標客戶大數據支持;分銷系統智能管理,把線下員工變成分銷商,配備獨立二維碼商城,自動分成,調動線下積極性,同時實現低成本高覆蓋宣傳;配合節日促銷體系、就近門店自動分單系統等,解決客戶庫存壓力,提升售后服務能力。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