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絲楠,是非常珍貴的優質良材,而其生長規律又使大器晚成 ( 生長旺盛的黃金階段需要 60 年 ) 。由于木材的光澤很強(特別是在刨片時有明顯的亮點,有人據此為金絲楠),即使不上漆,也越用越亮。樹皮薄,有深色點狀皮孔;內皮與木質相接處有黑色環狀層。由于早先楠木多是大料,而且樹直節少,紋理順而不易變形,千年不腐不蛀,所以名列硬木之外的白木之首,其木質價值也在一些硬木之上。
古往今來,無論是皇帝、大臣、還是皇親國戚;無論是群眾、制作廠商,還是學者、古典專家;無不稱贊楠木為國產珍貴木材。縱橫世界,在援外的中國式園林建筑營造時,英、美、法、德、和瑞士等國指定要用楠木,可能認為楠木樹干粗長通直,尖削度小,很適合使用。如楊家駒所言,金絲楠木是國人引以自豪的瑰寶,這也使庭院建筑的中國風味更濃。 常綠喬木,高達60米,胸徑5米。幼枝和幼葉密生褐 色絨毛。單葉互生,革質,倒披針形或倒卵形,長8~24厘米,寬4~9厘米,先端短尾尖,偶為漸尖,基部楔形,上面綠色,幼時脈上有細毛,后漸脫落,下面灰綠色,脈上密被棕色細毛,網狀脈凸起。圓錐花序腋生,密被淡棕色絨毛;花兩性;花被6裂,長約3毫米,兩面有毛;能育雄蕊9,花藥4室,第三輪雄蕊外向瓣裂。核果卵圓形,長約8毫米,基部為宿存的杯狀花被管所包被;果柄有絨毛。花期5~6月,果期9~10月 金絲楠屬耐蔭樹種,在全光照下常生長不良。喜溫暖濕潤氣候及較陰濕環境。深根性,萌芽性強,生長較慢。壽命長。金絲楠用種子繁殖。金絲楠果實采收后,搓去外果皮,種子有油質,壽命短,陰干后即可播種。隨采隨播發芽率達65%以上,若次年春播,需用濕沙貯藏。隔年播種發芽率僅有10%。種子千粒重約230~300克,每千克種子3300~4300粒。采用條播。每畝播種10~15千克。金絲楠幼苗期需遮蔭,當幼苗長成真葉即可間苗或移植,一般1年生苗即可出圃造林。如綠化用大苗,可換床培育3~5年。大苗栽植,必須帶土團,并剪去部分葉片。 古代金絲楠木為狹義范疇,按業界傳統說法是“中國特有的珍貴木材”,以細葉(小葉)楨楠為代表,主要產于四川和貴州,其它省份只有普通楠木,沒有專家學者所認可的“金絲楠木”,其中以四川的*佳,明清皇家用材全在四川采集,貴州次之。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