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明廣告衫的瘋狂發展:
T恤廣告衫的大規模流行風潮始發于20世紀70年代。1973年《婦女時裝日報Wear Daily》聲稱T恤是當年反文化的首席發言人。1975年據載有4千8百萬件印花T恤充斥于美國大大小小的服裝市場,并在此后的多年中保持了這一勢頭。T恤廣告衫上的圖案與文字只要想得出就能印上去。幽默的廣告、諷刺的惡作劇、自嘲的理想、驚世駭俗的欲望、放浪不拘的情態都藉此發泄無遺。對于這種似乎是無可遏止的風潮,也曾有人尖刻地批評企圖以T恤的文案來達到某些目的的做法太小兒科。作者諷刺地寫道:“如果連你的話人家尚且不樂意聽,又如何指望他們聽你的T恤話呢?”
歷史變革不管怎樣,一撥接一撥的青年成長起來,對T恤的熱情卻未消淡過,T恤廣告衫印花的千奇百怪一點也不比往昔遜色。從T恤廣告衫的材質而言,形形色色的超細纖維,高彈纖維及高分子合成物已經取代了最初的單一的棉質。穿用T恤的人擴展到各個年齡層,同時也深為女士們所青睞。 20世紀50年代--60年代人們為了追求舒適、隨意使服裝的功能性和類別變得模糊化,從而產生了休閑服裝。何謂休閑服裝?指下班后業余時間及閑暇時間穿用的服裝之總稱,包括鄉村服、海濱服、旅游觀光服、健身運動服等。是具有輕松、簡潔、無拘無束特點的服裝。T恤衫就包含在其中,生活中人們也稱其為“文化衫”。
T恤作為休閑服出現在世界的各個角落,它的反傳統文化、反體制的象征意義已經褪色,T恤與牛仔褲、夾克衫固然是天生的好搭檔,但穿在便裝西服里面也并非不適宜,你已列數不清T恤能與什厶樣的衣服相配,而它不能搭配的是什么,T恤是大眾化的。洋溢著平民氣息。1998年抗洪賑災的演員大多用T恤作為演出服,以示與災區人民共患難之心。T恤又是最時髦的。CK、Ralph Lauren多次以T恤男模為時裝廣告形象。街上染著頭發、穿松糕菇、戴G-shock表的女孩也喜歡穿一件短小緊身的迷幻色T恤。值得一提的是,無論印花的、新型纖維的T恤如何倡導時尚,白色棉質的T恤依然十分搶手,尤其在80年代的某個時期。據說,白色T恤令人回想起50年代,令人青春時光永久縈繞于懷。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