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出現了便干難解、便秘問題,家長們往往是給孩子用瀉藥,一瀉了之,其實這并不是正確的做法,孩子便干、便秘應該先查明病因,亂用瀉藥有時不僅解決不了根本問題,反而加重了便秘病情。
小兒便干多見于“實熱型”和“脾虛型”兩種。實熱型”外在表示為舌苔厚,親寶寶小兒推拿專家胡芳主任介紹說。治療方法為清脾胃、清大腸、清小腸。推拿時對應的手掌穴位分別是拇指上的脾穴、食指上的腸穴、虎口上的小腸穴,另外再配合推拿腹部和揉肚臍治療。脾虛型”表示為舌苔淡,治療方法為補脾、補腎、補大腸。推拿時對應的手掌穴位分別是大拇指外側的補脾穴、小拇指外側的補腎穴、食指外側的大腸穴,另外再配合推拿四指關節上的四橫紋。
小兒便秘或便干是兒科罕見病,據了解。雖然不是什么大病,但嚴重時影響孩子的精神、食欲、生長發育和生活質量。有數據表明,臨時、反復便秘的兒童,其生長、發育及智力方面明顯弱于健康的孩子。
另外,現代醫學研究也表明,小兒便秘與口臭、齲齒、肥胖有一定的關系。更重要的如果臨時便秘,代謝產物中的有毒物質不能及時清除而蓄積體內,會誘發多種疾病。
小兒推拿能起到健脾和胃、疏通腹氣、鎮靜息風等作用。推拿治療小兒便秘或便干的這種方法不打針、不吃藥,孩子感覺舒適,所以特別容易被接受。
專家介紹說:“小兒推拿是以中醫理論為基礎的,同是便干、便秘癥狀,但不同孩子的推拿穴位選擇上并不盡相同,因此家長們若不會小兒推拿,并不建議自己在家給孩子做推拿,而是找專門的小兒推拿服務機構”。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