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種狀態,叫拿起書犯困,拿起手機來神。對于枯燥乏味的教師資格證考試復習,厚厚的幾本考試教材,要全心全意地認真復習完,對于部分考生來說,只能疾呼“臣妾做不到啊!”
是的,小編很理解這種狀態,考試復習過程中容易產生心理疲勞,厭倦、煩躁的情緒時有發生。那么,怎樣調節這種不良狀態呢?小編給大家分享幾招,以供參考。
首先,要有明確的學習目的。
學習就像從河里抽水,動力越足,水流量越大。動力來源于目的,只有樹立正確的學習目的,才會產生強大的學習動力。許多學員的經驗教訓表明,學習目的明確與否,學習的動力有多大,對心理疲勞的影響極其巨大。
其次,要培養濃厚的學習興趣。
興趣的形成與大腦皮層的興奮中心相聯系,并有伴有愉快、喜悅的積極情緒體驗。而心理疲勞的產生正是大腦皮層抑制的消極情緒引起的。因此,培養自己的學習興趣,克服心理疲勞的關鍵所在。有了興趣,學習才會有積極性、自覺性、主動性,才能使心理處于一種良好的競技狀態。
第三,要注意學習的多樣化。
書本學習本身就是枯燥單調的,如果多次重復學習某門課程或章節內容,易使在腦皮層產生抑制,出現心理飽和,產生厭倦情緒。所以學員不妨將各門課程交替起來進行復習。
另外,如果交替學習各門課程仍不能消除心理疲勞,就應該考慮暫時停止學習。
因為此時學習不但沒有效果,反而加重了心理疲勞。這些時候,學員不妨停止復習,或聽聽音樂、做有氧運動,對心理進行調節,這樣對于消除心理疲勞也是非常有益的。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