錫礦污泥脫水機速差曲線的選擇
“速差”是轉鼓轉速與螺旋轉速之差,即兩者之間的相對轉速,增加或減小“速差”,污泥在轉鼓內的停留時間也就發生改變,對處理效果有著十分重要的影響。“速差”應按下列原則進行選擇:
當進泥量一定時,如果速差比較低,污泥在離心機中停留時間較長,脫水后的污泥會更干,但處理能力也比較低;如果速差比較高,污泥在離心機中停留時間較短,脫水后的污泥會更濕,但處理能力也比較高;速差越大,轉鼓與螺旋之間的相對運動越大,必然會增加對液環層的擾動程度,固環層內被分離出來的污泥會被重新泛至液環層,并有可能隨分離液流失;
如果上清液含固量較多,表明在此速差離心機的干固體負荷較大,因此要相應增大速差,速差增大后,減少污泥在離心集中的停留時間,將已經脫水的干污泥快速的從離心機中推出來,使其沒有機會回到液相中,這樣會增加干污泥產量,也會使上清液的含固量降低。
如果“螺旋壓力”過高,表明在此速差下污泥在離心機內的停留時間過長,污泥太干,因此要相應增大速差,減少干污泥停留時間,降低“螺旋壓力”;
速差可以通過“綜合控制盤”來進行極精確的調節,這種極精確的調節對于各種不同性質的污泥都能獲得*佳處理效果。技術人員通過根據污泥種類、性質的不同,將脫水效果*佳時的速差和工作壓力設定成不同的“速差曲線”,貯存在“綜合控制盤”中,設備操作人員根據所處理的污泥類型進行選擇。
錫礦污泥脫水機離心機運行工況的綜合調整
離心機的調整原則是:在固定一個參數(進泥流量或者絮凝劑投加量)的情況下,調整速差和另外一個工作參數(絮凝劑投加量或者進泥流量)。
具體操作時,初始階段,按每公斤干污泥投加 6克 PAM 的投藥量,在保持絮凝劑投加量固定不變的前提下,通過調整污泥螺桿泵的轉速,按*大流量進泥,從低到高逐漸提高速差,直至上清也完全清澈,如果速差已經提高到 7 r/min 以上,上清液的懸浮物含量仍然較多,說明進泥量已超過離心機的*大干固體負荷,此時按 100%、90%、80%、70%、60%、50%、40%的梯度逐漸降低進泥流量,直到出現良好的上清夜;經過上述調整,待離心機運行穩定后,逐漸降低絮凝劑的投加量,直至在*少的 PAM 的投藥量情況下,都能獲得良好的泥餅含固率和上清液含固率為止。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