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老爹像中了邪似的,每次有海參推銷的到小區里來,他一定要買,去年總共買了兩萬多塊錢的;今年剛過半年,又接近兩萬元了。要是真的還好,但是我爹買推銷的都是假的不能再假的海參。怎么勸也沒用!”近日,杭州市下城區市民巫小寒跟記者述說自己遭遇的苦惱,希望記者幫忙想個辦法勸住老爹買假海參。
“幾元錢一個的餡餅他嫌貴,可是買起海參來,幾千元、幾萬元地買,我父親一點不心疼。”采訪中,遭遇巫小寒同樣經歷的杭州市民張女士說起父親購買假海參的沖動,也是一臉無奈。
據張女士介紹,他的父親今年已經80歲高齡,母親去世比較早,如今大部分時間父親一個人居住,父親身體一直比較健康,無需別人照料,他們兄妹幾人對父親都比較關心,經常上門探望。幾年前小區里開始有推銷海參的,老爺子也買了一些,起初也沒在意,但是有一天張女士發現老爺子買的海參都是假的,而且還屬于三無產品,就開始勸父親不要買或者少吃,可這些規勸并沒有什么效果,只要樓下有推銷海參的那伙人,老爺子一定要下去買,不讓下去都能跟你急。
昨日上午,記者跟隨張女士來到她父親張老先生家。
在靠近北側的一間書房里,記者看到,數十個紙箱子疊放在一起,打開紙箱,里面是各類包裝精美的海參加工品,有干海參,有海參飲液,有海參膠囊,……可謂形形色色,有的已經過了保質期,有的壓根兒就沒有寫生產日期。
張女士說,原來他們兄妹也會給老爺子買海參吃,但是都在直銷店里買的,質量都保證的,我們也勸過說你去海參直銷店里買,那得東西質量好,但是老爺子就是不信,就認定上門推銷的。張女士說,父親可能是聽的會議營銷的課多了,腦子里形成的理論很系統,其中大部分則是上門推銷人員的說法,真是被洗了腦。
位于杭州下城區鳳起路的宮品海參杭州直銷店的宮經理也是很無奈,他告訴記者,他從5年前就開始從事海參行業,這個行業原本是非常好的,可是隨著一些不法經銷商不顧及消費者利益的推銷,已經出現了信任危機了。
“杭州每年海參的消費是一個巨大的數字,在全國類似的地級市中,杭州的市場是比較大的,從人數看僅老年消費者就超過了六萬人!”宮經理告訴記者。
近幾年,某些不法商販針對老年人的特點對老年人舉辦的會議營銷、旅游營銷導致老人購買家伙以及不理智消費,引起家庭關系之間的矛盾,對于這類情況,監管部門要加大監管力度,消費者也要擦亮自己的雙眼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