汝窯瓷為宋代五大名瓷之首,窯址在今河南省寶豐縣清涼寺村一帶(今汝州)。臨汝在宋代屬汝州,故名汝窯。迄今尚未發現汝窯的確實窯址,只有傳世。北宋后期,汝窯專為宮廷燒造御用,即“汝官瓷”,簡稱汝瓷。汝瓷燒制于宋哲宗元佑元年至宋徽宗崇寧五年(1086~1106年)的二十年間。燒瓷時間短促,僅從北宋哲宗到徽宗的二十年間,所以是宋代名窯中傳世品最少的一個窯。后因宋金戰亂而失傳,南宋時汝瓷“尤難得”,傳世品全世界僅存60余件,被北京故宮博物院及臺北、上海、英國、日本等博物館收藏,為舉世公認的稀世珍寶。汝瓷胎質細膩,工藝考究,以名貴瑪瑙入釉,色澤獨特,隨光變幻。觀其釉色,如雨后天藍色的晴空,溫潤古樸;撫其釉面,平滑細膩,如同美玉。器表呈蟬翼紋般細小開片,釉下有稀疏氣泡,在光照下時隱時現,似晨星閃爍,在胎與釉的結合處微現紅暈,給人以賞心悅目的美感。汝瓷有著豐富的文化內涵,它古樸、典雅、凝靜、大氣,象征著純結、平安、吉祥和富貴。對汝官瓷的擁有和欣賞,體現著一個人的社會地位、文化層次和藝術涵養。汝瓷燒制技術失傳800多年,近年來仿燒成功,使天青釉重見天日。汝窯除燒青瓷外,兼燒黑瓷、醬釉瓷和鈞釉瓷,以青瓷最為精致。汝窯青瓷的胎質細密,呈深淺不同的“香灰色”。與同期官窯器很相似,釉色以粉青為主,另有天青和卵青。釉層透明和不透明的均有。釉青一般都呈一種內蘊的木光。開片是汝窯的一個重要特點,無紋片的很少。紋片深淺長短交錯排列,密而不亂。器物尺寸都很小,造型以盤、碟、洗為多,其中橢圓四足盆是汝窯的特有造型。汝窯的燒制時間很短,存世品不足百件,非常珍貴。從明宣德開始有仿制品出現,清初雍正已能仿得相當好,近年河南省也有新仿汝窯器。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