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BS片材擠出機
應用 ABS樹脂是丙烯腈(A) 、丁二烯(B)和苯乙烯( S) 3種單體的共聚物,是典型的多相多組分高分子材料,綜合性能優良。ABS樹脂保持了苯乙烯的優良電性能和易成型加工性,又增加了彈性、強度(丁二烯的特性) ,耐熱和耐腐蝕性(丙烯腈的特性) ,且表面硬度高、耐化學藥品性好,同時通過改變上述3種組分的比例,可改變ABS的各種性能,故ABS樹脂具有廣泛用 途,主要用于機械、電氣、紡織、汽車和造船等工業。 ABS塑料的簡介 ABS是丙烯腈Acrylonitrile(23~41%)、丁二烯Butadiene(10~30%)和苯乙烯Styrene(29~60%)三種單體共聚而成的聚合物,英文名稱為Acrylonitrile-Butadiene-Styrene,簡稱ABS。 ABS的制造方法分為混煉法與接枝法兩種,混煉法ABS最早是由美國橡膠公司在1945年開發的,而接枝法ABS則是由美國Marbon公司在1954年首先合成的。合成的ABS有中沖級型、高沖級型、超高沖級型和耐熱型四類。 ABS共聚物中三種單體的一般比例為20:30:50,只要改變三者的比例、聚合方法、顆粒的尺寸,就可以生產出一系列具有不同沖擊強度、流動特性的ABS品種。比如增加丁二烯組分的含量,就可以提高ABS的沖擊強度,但是硬度與流動性會降低,強度和耐熱性會變差。如果ABS中丁二烯的含量達到50%以上,則稱為高膠粉,常用于ABS和PC/ABS的增韌改性。 ABS最初是在PS改性基礎上發展起來的,由于具有韌、剛、硬的獨特優點,其用量與PS相當,而且應用范圍已經遠遠超過PS,因此成為一種獨立于PS的塑料品種。早期將ABS劃分為工程塑料一類,但隨其快速發展,產量很快接近其母體PS,因此從2000年起就將其劃分為通用塑料一類,成為第五大通用塑料品種。 ABS的結構 ABS大分子主鏈是由三種結構單元(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重復連接而成的。 不同的結構單元賦予其不同的性能:丙烯腈——耐化學腐蝕性好、表面硬度到;丁二烯——韌性好;苯乙烯——透明性好、著色性好、電絕緣性以及加工性好。三種單體結合在一起,就形成了堅韌、硬質、剛性的ABS樹脂。 不同廠家生產的ABS因結構差異較大,故而性能差異也較大。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