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中國的經濟環境正在發生變化,嚴格的環保政策和不斷升高的土地價格和人工成本正在產生影響。但是,將服裝生產轉移至東南亞的主要是國外的品牌商。
2014年中國銷售額超過2千萬人民幣(320萬美元)的服裝企業下降了11.5%至38,319家,但它們的總利潤上升6.1%至3.6萬億人民幣(581億美元)。
2014年10, 916家服裝企業生產了296億件服裝,比上一年增長1.6%。同時,固定資產的投資增長了13.4%至1萬億人民幣(1610億美元)。
Mike Flanagan是英國咨詢公司ClothesourceLtd的CEO,其公司與Gap,Marks & Spencer,Next和The Limited等著名服裝品牌合作。他認為,全球市場不斷增長,許多工廠的份額不斷增加,有些國外的工廠是由中國公司控制。幾乎所有的中國企業都生存下來了。
雖然中國的人工成本不斷上漲,其它東南亞國家也面臨同樣問題,然而其它國家在效率和基礎設施方面卻遠不如中國。
Flanagan認為,企業正在逃離中國的傳言主要來自孟加拉國、印度、越南。因為他們期望大家關注他們。他們期望政府增加基礎設施投入,或許,他們更在乎的是,不希望90年代末期和本世紀初期在印尼發生的事情重演。當時,銀行業認為服裝業遲早會撤離印尼,因此停止對其放貸,導致其迅速衰退。
增長的印度
印度服裝出口促進委員會(AEPC)預計截止2015年三月的財政年印度服裝出口將增長10%至165億美元。較疲軟的印度盧比和低廉的能源成本,幫助印度保持了較低的服裝成本,同時,印度也在升級其設備。
強勁的孟加拉
對于孟加拉而言,它需要升級工廠,保證生產安全,注重質量,提升物流效率。同時,政局的穩定和匯率的變化就對其服裝產業造成重大影響。截止今年三月的前九個月中,其服裝出口增長了3.16%至186.2億美元。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