車內的空氣污染主要來自于三方面:一是車輛生產時內飾件要使用大量塑料制品和黏合劑;二是發動機長時間運轉后產生的熱量會增加車內污染物揮發,而且它本身產生的胺等也會對乘客的身體造成損害;三是車主帶入車內的毛絨玩具、靠墊等裝飾物如果是劣質商品也會增加車內甲醛釋放。
但是,除了這些我們無法改變的污染源之外,駕乘者自身的一些行為也會造成二次污染。這里給大家指出了幾個造成車內污染的壞習慣。
*一:過度裝飾
很多車主喜歡買各種裝飾材料裝飾自己的新車,比如加裝桃木內飾等。但有的車主在換了內飾以后,就感到不舒服。其實,如果加裝的內飾材質或使用的膠不合格,就可能引起乘員的過敏等不適反應。尤其是地膠,不僅因為不透氣,容易把潮氣封閉在地板上,滋生細菌,而且鋪設地膠時使用的強力膠也容易揮發苯,因此一般不推薦使用地膠。
另外,一些喜歡在車內擺放很多毛絨玩具、靠墊等的車主也要注意,如果這些飾物是用劣質材料如黑心棉等制成的,就很容易引起過敏。而新購買的車內座套等紡織品,也*好先用水漂洗以后再用。
第二:常用空調內循環
不少車主習慣將空調一直設置在內循環,但這樣一來在冬天不開窗的情況下,內飾散發的污染氣體、人呼出的二氧化碳等都留在封閉的空間內,得不到散發。因此,開空調時,應該間隔著使用內外循環,使外界的新鮮空氣進入車內。
第三:長期保留原始包裝
新車剛買來時,座椅、方向盤等處通常會有一層塑料包裝,許多車主為了讓這些包裝繼續保護車輛內飾,就不將其去除,長期保留。其實,這樣反而會使內飾產生的污染氣體得不到揮發,也和包裝一樣久留車內。
第四:開車經常關閉車窗
即使是在冬天,開車時也*好給車窗留條縫,保持空氣的適度流通,及時把車內空氣中的污染排出去。有天窗的車型可以把天窗向上打開一點,這樣車內既不會灌風,又能夠保持空氣流通。新車前六個月*好能經常開窗。
第五:長期放置有異味物品
很多車主會將一些穿過的球鞋、沾有汗的運動衣和臟抹布等長期留在車內,或者把一些食物的外包裝和瓜皮果殼等放在車內的垃圾桶內。在冬天,室內外的冷熱溫差很容易在車內產生濕氣,這些物品就容易產生霉菌。因此,每次下車時應該記得將這些物品及時帶下車。洗車時,也可用濕布擦拭車內或進行吸塵。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