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6月4日,秘魯《商報》消息顯示,秘魯國家競爭和知識產權局(INDECOPI)推翻對中國服裝反傾銷措施。據悉,當地律所透露,INDECOPI推翻了2013年12月6日作出的對中國服飾征收反傾銷稅的決定,這一決定涉及76個利益相關方,包括進口商和當地生產商,進口商有權要求退回被加征的稅款。INDECOPI幾天前的決定指出,此前該局傾銷和補貼審查委員會沒有充分證明被調查產品在一個唯一的市場競爭,也沒有正確判定國內產品與之相似度。代表國內產業的秘魯工業協會此前表示反對推翻反傾銷措施,該協會認為中國產品價格人為壓低,甚至低于原材料價格,妨礙了當地產品競爭,因此應采取反傾銷措施。而代表進口商的秘外貿協會則支持取消反傾銷措施,因為這一措施有利于當地服裝生產商,但是嚴重損害了消費者利益,使之不能購買低價服裝。
INDECOPI競爭復議庭指出,不能把服裝(包括保羅衫、襯衣、褲子和短褲、內衣、襪子等)都歸類于一個相似的產品,因為其市場、生產流程和用途是完全不同的,同時經過分析,復議庭還認為國內產業沒有受到損害,因為該行業94%是中小企業,其64%的產品用于出口,并不在本國市場(與中國商品)競爭。國內產業的大部分經濟指標良好,生產率、產量、就業增長,而庫存下降,因此不能得出產業受損的結論。INDECOPI的*新決議意味著此前征收的反傾銷稅應予退還,其金額超過1000萬美元,但秘國內生產商可在三個月內向司法機關申請廢除該決議。
2012年6月,INDECOPI傾銷和補貼審查委員會主動對中國服裝和配飾產品發起反傾銷調查,包括276個稅則號的產品,當時估計從中國進口的服裝或對國內中小企業造成損害,直接和間接影響了大約21.5萬個就業機會。有關律師稱,此結果是“道路盡頭的曙光”。INDECOPI及其競爭復議庭的“技術主義”獲得佐證,該復議庭表明它是一個守護規則、不受任何外來壓力、秉持技術行事的機構。盡管不構成先例,但該復議庭的做法為該局傾銷和補貼審查委員會在采取措施保護國內市場時應該如何更加嚴謹樹立了標準和方針。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