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國“站洋”又稱“港元”或“站人”銀元,它實際上是外國商貿銀幣在中國民間的一種簡稱,是清末流行于中國的一款英國銀元。早在明朝中期,西班牙就已在墨西哥制造“本洋”銀幣(俗稱“雙柱”),至清代乾隆、嘉慶年間,中國對外貿易日趨繁榮,從外國流入中國的銀幣種類也日漸增多。至清朝末年,除“雙柱”外,還有墨西哥“鷹洋”、英國“站洋”、印度支那“坐洋”、日本“龍洋”和德國威廉一世紀念銀幣等品種,其中英國“站洋”以制作精良、圖案美觀而著稱于世。
1895年,英國政府利用印度的孟買、加爾各答的造幣廠鑄造了新的貿易銀元,即“站洋”,它是當時英國政府為適應對華貿易和在香港市場流通而設計發行的。銀元正面圖案中央是一頭戴鋼盔,手執戟和盾牌的武士,盾面呈米字形的英國國旗圖案,上端在武士左右有英文幣值“ONEDOLLAR (一元)”,下有紀年;背面圖案中央為壽字紋,上下為中文“壹圓”,左右為馬來文“壹圓”。重量為26.95克,成色約90%。該幣發行后*初流通于我國的粵、桂兩省,1900年以后開始在北方使用,特別在京津地區更為盛行,并逐步占領了我國自南到北的大部分地區,套取了大量的白銀。
“站洋”的版式繁多,據初步統計約有60多種。“站洋”從1895年開始發行至1935年停鑄,共歷時41年。除部分年號如1905年、1906年、1914~1920年、1922~1924年、1926~1928年、1931~1933年未發行這種“站洋”外,實際上共發行了23個年頭。“站洋”從版式上看可以分為有暗記的、無暗記的,另外還有精鑄版和騎字版之說。有暗記的是指在武士所拿的槍戟的叉尖上有陰文“B”字,一般肉眼就可看到。無暗記的是指“站洋”的正背面無任何暗記。據流傳發行無暗記版的“站洋”的年號只有5個,即1895年、1897年、1900年、1925年、1930年等。
上海權威儀器鑒定文物古董請聯系上海復旦大學古董檢測院
聯系電話:136-1197-3327陳小姐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