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全國食品安全宣傳周以“共建誠信家園,同鑄食品安全”為主題,很有現實意義。食品安全這是我們十幾億國人的健康準則,許多經營者急功近利,只講發財,不擇手段,讓國人痛之罵之!這不得不讓我們想起責任,想起誠信——企業家應該流著道德的血液。
《光明日報》辟專欄談“誠信”,是因為一波未平一波又起的誠信缺失引發了社會的誠信危機:討不到工錢的農民工爬上塔吊輕生,遭遇的是誠信危機;將路邊傷者送醫救治的熱心人被指為肇事人,遭遇的是誠信危機;老年人參加免費體檢卻被誘導破費進補,遭遇的是誠信危機;大學生畢業注冊卻發現此名另有他人,遭遇的還是誠信危機;從“橋垮垮”到“樓歪歪”,從礦難瞞報到問責推諉,從“槍手”論文到“紅包”批評,從拍賣拒保真到文物假鑒定,從劣質奶到毒膠囊……“還有什么是真的”已成為人們的“日常之問”。也就是說,當下的誠信缺失已經引發了社會的信任危機,我們需要在社會管理視野中來思考當下的誠信建設。
十七屆六中全會提出,“把誠信建設擺在突出位置,大力推進政務誠信、商務誠信、社會誠信和司法公信建設,抓緊建立健全覆蓋全社會的誠信系統,加大對失信行為懲戒力度,在全社會廣泛形成守信光榮、失信可恥的氛圍”。面對這些由誠信缺失而引發的社會誠信危機,中國建筑金屬結構協會副秘書長、采暖散熱器委員會主任宋為民在2011年的海南常委擴大會議上提出:我們行業內的企業要高度注重誠信建設,做到誠信、守責,大力加強道德文化建設,形成講誠信、講責任、求發展。委員會積極與地方政府、協會合作,促進行業自律和市場行為,積極促進區域企業把握發展機遇、發揮自身優勢,理性競爭、科學發展;一方面要按照行業《自律公約》的要求,加強對散熱器企業的安全監管,暴光違法違規企業;另一方面,從根本上解決企業失信問題,樹立企業形象,提升行業的公信力,建立起有效的組織保障和體制保障,健全行業自律管理體制,不斷提高行業自律水平,為守法企業營造公平競爭的市場環境,這是我們散熱器行業不斷做強做大、向生產強國轉變和實現行業又好又快發展的現實要求。
企業,擔起的是責任 豎立的是誠信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