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斗雞生態養殖場始建于2002年,2002年7月被國家農業部批準為國家級保種場。它集國家斗雞品種保護、品種繁育、孵化、飼養于一體。現存養斗雞10000余只,品種有:魯西斗雞、中原斗雞、越南斗雞、泰國斗雞、緬甸斗雞及各品種間的雜交斗雞(串子雞)。企業主要以魯西斗雞品種保護、品種繁育為基礎。
電話:15763754026、
QQ:544295744
聯 系 人:蔣先生
一.《斗雞的選擇》
(1)、斗性:好的斗雞在任何情況下都要親斗(即主動找對方進攻),尤其在后盤(即戰斗的*后階段)要親斗,要打臥雞,殘盤(雙方已完全筋疲力盡),要臥而不走,寧死不屈,只要還有一口氣就要戰斗到底,進攻中不允許有退逃表現,不能有三心二意的進攻姿態,進攻要堅決主動。
(2)、骨骼:根據斗雞的特殊性格和戰斗的需要,其骨骼一定要堅實,各部位的骨骼長短,粗細比例要勻稱,過于細長或短粗都不利于戰斗。
(3)、體型:前胸要寬,羽毛要緊湊,身架要側落,站相要杠脯柱尾,所以,喂斗雞的行家有句口頭禪說:“小頭大身架,細腰線爬爪”。并以此選擇雞的體型。螃蟹蓋身型及棗核身的體型不受歡迎。
(4)、體重:斗雞體重一般分三種級量,大號斗雞體重為四公斤左右,中號斗雞為三點五公斤左右,小號斗雞為三公斤左右,公雞超大型者有五公斤左右者,由于體軀笨重,動作緩慢,不利于戰斗,所以超大型雞很少有人喂養。斗母雞體重較公雞小,大號母雞三點五公斤以上,中號三公斤左右,小號母雞二點五公斤,漳州斗雞是中型斗雞。
(5)、毛色:斗雞愛好者,對斗雞的羽毛色澤非常講究。一般以青、紅、紫、皂為上色。青色即烏黑色的毛羽,正面帶有青綠色的亮閃,底線為白色,并有白沙尾。有些地方把青雞稱作“烏云蓋雪”。紅色即項背為紅色毛,群邊毛為灰褐色,尾為黑色或帶白沙民,紅雞出殼后的絨毛為白色,故開封的愛好者常把紅雞稱之為”白絨”。紫色即項背的羽毛為深紅或黑紅,有青紫和白絨紫兩種。皂色即全身羽色均為黑色,黑如皂布無亮光。以上四種毛色為上品。其它白色、蘆花、柿黃毛為下色。斗雞行家常說:”只喂青、紅、紫、皂,不喂白、柿、花毛”,各種羽色的要求色正、光澤好,有白沙尾,帶白邊翅。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