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伸試驗標準:
拉伸試驗日本標準:JIS Z2241-1998   (金屬材料拉伸試驗方法)
拉伸試驗美國標準:ASTM E 8/E8 M-08 (金屬材料拉伸試驗方法)
                ASTM A370-09a     (金屬材料拉伸試驗方法)
拉伸實驗歐洲標準:EN 10002-1:2001 (金屬材料拉伸試驗方法)
拉伸試驗國際標準:ISO 6892-1:2001(金屬材料拉伸試驗方法)
拉伸實驗澳大利亞標準:AS1391-2007(金屬材料拉伸試驗方法)
拉伸試驗中國標準:GB/T228-2002 (金屬材料室溫拉伸試驗方法)
實驗過程:試驗機以規定的速率均勻地拉伸試樣,試驗機可自動繪制出拉伸曲線圖。對于低碳鋼等塑性好的材料,在試樣拉伸到屈服點時,測力指針有明顯的抖動,可分出上、下屈服點(和),在計算時,常取。材料的 δ和ψ可將試驗斷裂后的試樣拼合,測量其伸長和斷面縮小而計算出來。拉伸曲線圖, 由試驗機繪出的拉伸曲線,實際上是載荷-伸長曲線(見圖),如將載荷坐標值和伸長坐標值分別除以試樣原截面積和試樣標距,就可得到應力-應變曲線圖。圖中op部分呈直線,此時應力與應變成正比,其比值為彈性模量,Pp是呈正比時的*大載荷,p點應力為比例極限σp。繼續加載時,曲線偏離op,直到 e點,這時如卸去載荷,試樣仍可恢復到原始狀態,若過e點試樣便不能恢復原始狀態。e點應力為彈性極限σe。工程上由于很難測得真正的σe,常取試樣殘余伸長達到原始標距的0.01%時的應力為彈性極限,以σ0.01表示。繼續加載荷,試樣沿es曲線變形達到s點,此點應力為屈服點σS或殘余伸長為 0.2%的條件屈服強度σ0.2。過s點繼續增加載荷到拉斷前的*大載荷b點,這時的載荷除以原始截面積即為強度極限σb。在 b點以后,試樣繼續伸長,而橫截面積減小,承載能力開始下降,直到 k點斷裂。斷裂瞬間的載荷與斷裂處的截面的比值稱斷裂強度。
1) 在拉伸試驗中,試樣直至斷裂為止所受的*大拉伸應力即為拉伸強度,其結果以MPa表示。有些錯誤的稱之為抗張強度、抗拉強度等。
(2) 用儀器測試樣拉伸強度時,可以一并獲得拉伸斷裂應力、拉伸屈服應力、斷裂伸長率等數據。
(3) 拉伸強度的計算:
σt = p /( b×d)
式中,σt為拉伸強度(MPa);p為*大負荷(N);b為試樣寬度(mm);d為試樣厚度(mm)。
注意:計算時采用的面積是斷裂處試樣的原始截面積,而不是斷裂后端口截面積。
專業的專家團隊+先進的設備+高效的管理=您的100%滿意!
單位電話:180-3873-0509 QQ:52892770 (梁經理,號碼長期有效)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