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板傳導回流焊:這類回流焊爐依靠傳送帶或推板下的熱源加熱,通過熱傳導的方式加熱基板上的元件,用于采用陶瓷(Al2O3)基板厚膜電路的單面組裝,陶瓷基板上只有貼放在傳送帶上才能得到足夠的熱量,其結構簡單,價格便宜。中國的一些厚膜電路廠在80年代初曾引進過此類設備。
紅外(IR)回流焊爐:此類回流焊爐也多為傳送帶式,但傳送帶僅起支托、傳送基板的作用,其加熱方式主要依紅外線熱源以輻射方式加熱,爐膛內的溫度比前一種方式均勻,網孔較大,適于對雙面組裝的基板進行回流焊接加熱。這類回流焊爐可以說是回流焊爐的基本型。在中國使用的很多,價格也比較便宜。
氣相回流焊接:加熱碳氟化物(早期用FC-70氟氯烷系溶劑),熔點約215℃,沸騰產生飽和蒸氣,爐子上方與左右都有冷凝管,將蒸氣限制在爐膛內,遇到溫度低的待焊PCB組件時放出汽化潛熱,使焊錫膏融化后焊接元器件與焊盤。美國最初將其用于厚膜集成電路(IC)的焊接,氣柏潛熱釋放對SMA的物理結構和幾何形狀不敏感,可使組件均勻加熱到焊接溫度,焊接溫度保持一定,無需采用溫控手段來滿足不同溫度焊接的需要,VPS的氣相中是飽和蒸氣,含氧量低,熱轉化率高,但溶劑成本高,且是典型臭氧層損耗物質,因此應用上受到極大,的限制,國際社會現今基本不再使用這種有損環境的方法。
熱風回流焊:熱風式回流焊爐通過熱風的層流運動傳遞熱能,利用加熱器與風扇,使爐內空氣不斷升溫并循環,待焊件在爐內受到熾熱氣體的加熱,從而實現焊接。熱風式回流焊爐具有加熱均勻、溫度穩定的特點,PCB的上、下溫差及沿爐長方向的溫度梯度不容易控制,一般不單獨使用。自20世紀90年代起,隨著SMT應用的不斷擴大與元器件的進一步小型化,設備開發制造商紛紛改進加熱器的分布、空氣的循環流向,并增加溫區至8個、10個,使之能進一步精確控制爐膛各部位的溫度分布,更便于溫度曲線的理想調節。全熱風強制對流的回流焊爐經過不斷改進與完善,成為了SMT焊接的主流設備。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