谷歌眼鏡引發的隱私風波還未退去,“棱鏡門”又緊接著上演,真是一波未平,一波又起。近期,關于隱私安全的事件頻頻發生,而“棱鏡門”事件的不斷發酵,無疑是將始作俑者——美國政府推上了風口浪尖,成為眾國指責的對象。美國政府的不雅之舉著實令人乍舌,同時也引發了人們的無限擔憂。大數據時代的帷幕才剛剛拉開,但涉及到隱私安全的事件卻接連不斷。因此,我們不禁要問:大數據時代,我們還有隱私可言嗎?
大數據時代的安全問題顯然離我們的生活并不遙遠,比如說如今已經愈發欣欣向榮的智能家居行業。智能家居作為物聯網產業鏈中的一環,它的發展離不開物聯網的大力推動。近幾年,智能家居也確實取得了長足的進展:從有線模式轉化為無線模式,操作更加簡潔方便,安全可靠等,這其中,云計算起到了極為重要的作用。用戶可以將家中智能家居的相關信息儲藏在云端,通過云計算用戶可以在任意時間、任意位置,對家中的智能家居進行相應的控制。而相應的,數據危機也帶來了,智能家居產生的生活數據被儲存在云端,這些很有可能成為黑客入侵的渠道。
當然了,不能因為擔心隱私泄露,大家都不去用了,就像把錢存在銀行總好過裝在褲兜里,即便是銀行也存在被盜被入侵的風險,因為我們堅信全世界能搶銀行的寥寥無幾,而能搶你的卻大有人在。
不過,單獨的黑客其實并不算可怕,比較令人憂心的還是國家層面的安全問題,有媒體報道,多家跨國企業成為了“棱鏡門”的幫兇,從理論上講,只要這些企業配合政府的棱鏡計劃,便能輕松截獲互聯網上沒有加密的任何數據。而從實際操作層面上看,這些處在互聯網骨干節點的路由器、交換機、數據庫、服務器,任何一個互聯網用戶的信息都必須要通過,或者存儲在這些節點上,要把這些信息被鏡像、復制出來,還原也許只需要付出一點時間。
作為智能家居行業的領跑者,物聯傳感一直走的就是自主創新,自主開發的道路,在產品設計、外觀等方面已獲得近千項國家專利,可根據客戶的各種需求,設計出不同功能與需求的個性定制產品。其推出的智能家居核心入口無線網關更加安全可靠,采用了128K AES加密技術,比銀行卡的DES加密安全十倍,目前在全球還沒有被攻破的先例。如此一來,自然可以更加嚴密地保護用戶的數據安全,建立起一個牢不可破的安全防線。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