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山羊養殖技術
一、舍飼黑山羊的好處
1、黑山羊生長發育快。由于減少了游走覓食活動,飼草轉化成羊肉的比例提高,單位草量能產出更多的羊肉,飼養周期可縮短一半時間,周轉快,效益高。
2、積肥多。放養一只羊年平均積肥500kg,而圈養時為1000kg。
3、疾病少,產羔成活率高。放養山羊由于“風餐露宿”,容易感染疾病,而且不容易及時發現病羊,所以羔羊夭折現象經常發生。圈養山羊可以進行精細管理,不喝臟水,染病機會少,因而母肥仔壯,成活經幾乎可達100%。
4、促進植被的恢復,解決林牧矛盾,有利于飼草業商品化,帶動草食動物生產向集約化、規;l展。
二、黑山羊舍飼養殖技術
舍飼,即不放牧。將飼草定時、定量地放在羊舍飼槽或欄內飼喂山羊,讓其在在舍內完成生長、發育、繁殖、育肥等全過程的一種方式。舍飼的飼料為人工牧草、野草、灌木枝葉、秸桿類,同時必須給予充足的飲水,加喂食鹽、尿素(尿)、維生素、礦物質飼料或舔磚等。
(一)羊舍建造
山羊舍是山羊長期生活的地方,它的主要任務是為山羊提供安全的環境條件。所以,一棟理想的山羊舍要有防雨淋、防太陽曬、防疾病傳播、防野獸為害等功能。根據山羊的生物學特性和馬山縣自然條件,羊舍建造要符合如下要求:
1.羊舍面積。羊舍應有足夠面積,使山羊在舍內不太擁擠,可自由活動。每只山羊平均占有*低面積是:種公山羊為1.2—1.5平方米,成年母山羊為0.8—1.0平方米,哺乳母山羊為2.0—2.5平方米,幼齡公、母山羊為0.5—0.6平方米,閹山羊為0.6—0.8平方米。
2.山羊舍外要有運動場,運動場的面積為山羊舍面積的2—5倍。運動場圍墻的高度,小山羊為1.5米,母山羊為2米,公山羊為2.2米。運動場內應架設飲水裝置、草架、食槽等。
3.馬山縣屬高溫多濕地區,防暑、防濕重于防寒,因此羊舍要建成內部干燥、空氣流通、光線充足、冬暖夏涼的敞開式羊舍,檐高3米以上,舍內架設的羊床離地1-1.5米,舍外應種樹以利防暑降溫。
4. 屋頂要完全不透水,排水良好,能耐火耐用,要有一定坡度,除平頂和圓拱頂外,若用樹皮、瓦、草料做屋頂,分別需要有15、35、50度的坡度,以利防水和排水。馬山縣氣候炎熱,羊舍屋頂應側重于防暑,所以用水泥屋頂時應設隔熱層。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