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字如其人 立品為先
書畫清高,首重人品,品節既優,不但人人重其筆墨,更欽仰其人。立品之人,筆墨外自有一種正大光明之概。古人論書云:一須人品高,二須師法古,是書之法,學者習之,固當熟之于手,必先修諸德以熟之于身,德而熟之于身,書之于手,如是而為書焉。品高者,一點一畫,自有清剛雅正之氣;品下者,雖激昂頓挫,儼然可觀,而縱橫剛暴,未免流露楮外。故以道德、事功、文章、風節著者,代不乏人,論世者,慕其人,益重其書,書人遂并不朽于千古。
二、臨摹入門 循序漸進
麓臺云:畫不師古,如夜行無燭,便無入路。初學不外臨摹。臨書得其筆意,摹書得其間架。臨摹既久,則莫如多看、多悟、多商量、多變通。凡臨古人書,須平心耐性為之,久久自有功效,不可淺嘗輒止,見異思遷。學書須步趨古人,勿依傍時人。學古人須得其神骨,勿圖貌似。先資政公曰:凡書未成家者,宜日與古帖為緣,無論何帖,皆足以范我筆力。初學書類乎本,緩筆定其形勢,忙則失其規矩。臨摹古人不在對臨,而在神會,目意所結,一塵不入,似而不似,不似而似,不容思議。自運在服古,臨古須有我。兩者合之則雙美,離之則兩傷。
三、形神相依 意境為重
形者,神之質地;神者,形之用也。是則形稱其質,神音其用;形之與神,不得相異。書之妙道,神采為上,形質次之,兼之者可紹于古人。古人作書,于聯絡處見章法;于灑落處見意境。有功無性,神采不生;有性無功,神采不實。氣韻有發于墨者,有發于筆者,有發于意者,有發于無意者。發于無意者為上,發于意者次之,發于筆者又次之,發于墨者下矣!
由于有發布字數限制,全文瀏覽請訪問藝彩教育官網
寧波藝彩教育專業開設寧波書法培訓班、寧波書法軟筆培訓班、寧波書法硬筆培訓班。歡迎致電咨詢!
聯系方式:13777127976(張老師)
地址:寧波鄞州區都市森林2幢4單4樓405室。
乘車路線:
萬達廣場北站:118路、103路、115路、168路、161路、107路、166路、151路、116-1路、650路、661路、661-1路
萬達廣場西站:105路、116路、632路、126路、129路、
萬達廣場東站:363路、366路、205路、206路、21路(單向)、633路、660路、623路、690路、906路(單向)、128路、176路、666路、
都市森林站:105路、118路、126路、151路、151區間、151支線、368、632路、161路。 |
 |
|